官方:明年一二月或发生极端寒潮
近期,寒潮带来“断崖式”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有人质疑,猛烈的强寒潮是不是在“打脸”全球变暖的说法?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正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冷事件强度在增大。全球变暖改变了全球大气环流经向度等特征,并通过海—气、陆—气相互作用影响到局地的气候。
此外,北极增温也是极寒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预计明年1—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比常年同期偏低,发生阶段性极端寒潮事件的可能性大。而极端寒潮气象将会推动针织衫行业发展。
2022针织衫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针织行业指纯粹由手工钩织成,或由机器针织、钩针编织成形的产品的制造行业,在目前的普遍认知中,既包含针织面料的制造和加工,也包括针织服装的生产制造。针织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棉花、羊毛、化学纤维等;中游是针织面料(胚布),在通过下游制作成市面销售的针织面料和针织服饰。
近年来,中国针织工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产品门类越来越宽,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产业比重加大。针织服装比重已经超过机织产品,针织纱比例超过50%,针织面料比重也加大,市场创新,品牌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今年整个形势不利因素更多,环保趋严、中美贸易不确定性等都给行业发展带来压力。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变化大,针织企业数量占整个纺织行业10%,但出口占1/3,因此汇率变化对行业影响较大。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1-2025年中国针织衫行业发展前景及深度调研分析报告》分析
针织衫发展的重要特征是集群化,其主要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有效发挥,目前我国针织行业已形成针织服装、面料、经编、袜子、手套等规模化、系列化发展的针织产业集群地区,成为针织产品名城和基地。集群化发展能够更好地带动我国针织行业的发展。
随着80/90/00后新一代消费群体逐步成熟,个性化、时尚化、针织衫高品质已成为新兴购买力的首要需求。内销市场成为国内针织行业企业关注的重点和方向。针织衫以其独特工艺和设计元素的时代变迁,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未来针织衫潜在的消费市场巨大。
中国针织行业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针织衫产品销售网络的完善,未来几年中国针织衫行业市场规模将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到2024年,中国针织衫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有望达到8000亿元左右。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中国针织衫行业发展前景及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更多报告推荐
2021-2025年中国羊绒针织大衣行业发展前景及深度调研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