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范围,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6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受疫情影响,白蛋白供应趋于紧张,供需缺口再现。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适应证有待扩展,疫情期间得到广泛使用,有助于提升临床认知度,预计产品需求会在中长期得到大幅提升。国内的凝血因子主要是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三大类。其中凝血因子用于治疗血友病时有两个使用目的,紧急治疗与常规预防。由于供给不足及支付能力等因素,目前我国凝血因子使用还集中在紧急治疗领域,常规预防方面存在巨大可开发空间。
血液制品市场调研 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医药血液制品适应症广泛,在一些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疗效显著,无法被其他药品所替代。作为血液的替代品,血液制品有着更长的保质期,便于存储与运输。血液制品作为一种来自于人体的独特生物制品,在医疗领域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2年以来,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发展速度较快。结合2020年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情况测算,到2020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约为374亿元。
由于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监管严格,中国医药血液制品行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2001年,中国国务院完全关闭了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准入,使得目前通过药监局批准文件的生产企业仅30余家。同时,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患者数量多,满足如此庞大的用药群体的需求需要较大的供给量。然而,受监管影响,中国的采浆量在2011年前增长缓慢,主要由于:1)新建单采血浆站需要通过严格的要求和条件;2)供血者献浆量和献浆频次受到严格规定,每次献浆不超过580ml,两次献浆间隔不少于14天;3)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发展新的献浆者存在困难。庞大的需求量和有限的供给量使得中国血液制品供给严重短缺。
血液制品的供给紧张关系不能阻碍相关产品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以中国医药血制品中销量最大的人血白蛋白产品来看,该类产品主要用于治疗烧伤、失血引起的休克,防治低蛋白血症和肝病肾病引起的水肿、腹水,还可以用于细胞培养和用作稳定剂。由于相关治疗应用例如烧伤、创伤、低蛋白血症等治疗案例的增加,以及医院用药倾向的提高,使得中国白蛋白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医药血液制品的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高。
血液制品在危重病患者、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比全球市场,我国的血液制品呈现出原料稀缺、供不应求的状况,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完善、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居民对血液制品的消费能力及需求增强,未来血液制品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想要了解更多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6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1-2026年中兽药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