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斯湾畔的沙特KD工厂,到东南亚矿区的重卡车队,再到非洲岛国的纯电动客车,北汽福田以“共赢”理念书写着中国商用车出海的新篇章。
当全球产业链格局深度重构,当“全球南方”国家寻求独立自主的工业化路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已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升级为发展理念与产业生态的“软联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以北汽福田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制造企业,不再仅仅是产品的提供者,更作为一套完整“现代化解决方案”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为共同迈向更可持续、更富韧性的未来,贡献着中国智慧。
布局全球,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2025年,北汽福田海外布局动作频频。6月19日,北汽福田与沙特投资部、沙特国家工业发展中心及当地企业Petromin签署四方合作备忘录,共同建设商用车KD制造工厂,并一次性交付1000辆定制校车,成为沙特"2030愿景"下工业本土化的重要参与者;在泰国,打造区域制造枢纽实现第2000辆重卡下线,这是其在泰国市场属地化生产的重要里程碑。伴随泰国政府积极推动环保目标和汽车电动化,2025年北汽福田泰国工厂将加速导入12款车型,覆盖新能源、重卡、轻卡全品类。以更丰富的产品矩阵,服务泰国乃至亚太市场。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北汽福田的出海之路,早已超越单纯的产品贸易,升级为全方位的生态赋能。在巴西,企业不仅建立生产基地,更通过“超级动力联盟”,整合宁德时代、康明斯、采埃孚等企业资源,打造从新能源整车到智慧补能、从核心动力到智慧服务的立体化解决方案。
超越环保,绿色转型中的“发展权”与“公平性”
面对全球汽车产业低碳转型浪潮,北汽福田将新能源、智能网联作为核心战略方向。作为较早布局新能源业务的中国商用车企业,北汽福田早在2003年就启动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2025年,北汽福田投产巴西首条中国商用车生产线,首次实现纯电动卡车本地化生产,不仅带动当地就业,更将中国新能源技术标准与拉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针对马达加斯加等高湿高热地区,创新研发智能温控系统和防腐蚀技术,展现了中国制造的环境适应性。北汽福田将ESG理念融入全球化战略,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注重对当地社区、环境和社会的积极贡献。
北汽福田的绿色发展之路也回应了一个全球性命题:如何在低碳转型中,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答案在于提供“不妥协的绿色选择”。在智利,近1400辆北汽福田电动公交车组成的南美最大零碳车队,并未因“零排放”而牺牲运力与可靠性。它们每日穿梭于安第斯山脉下的城市街道,证明了绿色转型与高效运营可以并行不悖。这为同样面临发展与环境双重压力的国家提供了现实范例:现代化不等于重复高污染老路,完全可以搭乘中国技术的“绿色快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面向未来,中国企业的全球角色与时代担当
从巴西的致富伙伴,到非洲的民生公交,再到沙特的工业未来,北汽福田以扎实的合作实践,勾勒出一幅中国企业与共建国家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共同成长的真实图景。其所践行的,不是简单的商业往来,而是立足平等互利、着眼长远发展、注重价值共享的新型合作模式。这份实践也有力印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是独善其身的孤影,而是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共创共享的宏大叙事,而北汽福田作为中国万千出海企业的一员,正是这一叙事的建设者与传播者。
面向未来,北汽福田将继续以“全面国际化、全面新能源化、全面智能化”为战略方向,进一步深耕“一带一路”市场,推动更多高质量、可持续的合作项目落地,不仅交付卓越的产品,更传递共赢的理念,让“中国方案”成为推动世界迈向更美好未来的可信赖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