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 “双碳” 目标、新型工业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钢结构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建造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期。作为住建部首批认定的 “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及A股上市公司,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煌钢构)凭借技术壁垒构建、商业模式迭代与全球化布局,迅速从“区域龙头”成长为“全球竞争者”。
三十年积淀铸就 “硬核” 护城河
富煌钢构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技术体系的深度与广度。公司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形成覆盖大跨度空间结构、高层重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集群,并取得多项专利。
公司自主研发的 “高强度预应力轴心承载抗震钢杆组件”,通过空心钢管与预应力双螺帽设计,使抗拉强度有效提升、抗压稳定系数同步提高,已成功应用多个项目中。在温州北站项目中,项目的天桥吊装上跨杭深既有线只能在二级封锁天窗点才能吊装,还要克服天桥吊装过程中变形不均匀和提升过程中“卡杆”现象,项目部前期必须精准计算吊点数量、位置,严格控制底面拼装尺寸,公司技术团队反复重叠模拟天桥坐标,并通过“三维立体”去模拟实际环境中旋转时天桥与主臂的角度,最终一次性安全、准确、顺利圆满吊装完成,最终实现了天桥钢结构节段“一次吊装到位、一次精准对接、一次验收合格”的预定目标。
公司与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共建 “多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从材料研发到施工工艺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其中,“复杂体形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创新及建造关键技术” 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相关技术成果已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的项目中。值得一提的是,富煌钢构还是少数具备核聚变装置钢结构承建能力的企业之一,技术实力得到行业高度认可。
“T+EPC” 模式重构行业价值链
受钢结构运输成本较高、安装时效要求严格等因素影响,行业普遍存在 800 公里销售半径限制。对此,富煌钢构颠覆传统 EPC 模式,首创 “Technology+EPC”(技术 + 工程总承包)模式,将核心技术深度融入设计、采购、施工全环节,有效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 “设计与施工脱节” 痛点。
在设计阶段,通过 BIM 三维建模提前模拟施工冲突,减少返工率;施工阶段,借助智慧工地平台实时监控人员、设备、材料动态,在联亚集团服装生产基地项目中,实现资源利用率提升;运维阶段,集成物联网传感器,为淮北临涣煤矿应急宿舍楼提供全生命周期数据支持,保障建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合肥市长丰县马郢和美乡村项目,则采用 “T+EPC” 模式,将现代钢结构与乡土文旅特色深度融合,打造出安徽省首个装配式田园文创示范区,项目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合肥集贤路人行天桥项目则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安装,凭借高效建造与优质质量,获 “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
从 “区域龙头” 到 “全球竞争者”
富煌钢构的国际化战略呈现 “区域深耕 + 技术赋能” 显著特征。2024年4月,公司与沙特 Al-Rajhi 建筑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签约,双方将发挥各自在钢结构领域的产品、技术、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企业间优势互补,开启合作共赢新篇章,为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与沙特的友好交流,深化务实合作,为推动中沙关系高水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凭借资质壁垒与技术优势,富煌钢构稳居国内钢结构行业第一梯队:不仅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钢结构制造特级等全行业最高等级资质,还是少数具备核聚变装置钢结构承建能力的企业;累计获得 “鲁班奖”“詹天佑奖” 等多项国家级奖项,承建的阿里巴巴阿里云大厦、合肥高铁南站等项目,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工程;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13.28 亿元,同比增长57%,并获多家专业机构“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