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足不出户赚外快”的网络兼职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其中“灵活自由”的配音兼职更是备受青睐。然而,这份“红利”背后,却暗藏诈骗陷阱。近期,某市公安局披露市民赵女士因轻信配音兼职,最终损失2万余元的案例。马上消费金融结合此案梳理诈骗逻辑,为公众科普防范要点,守护财产安全。
前不久,市民赵女士因热爱配音,在某音频APP发布了自己的作品。不久后,一名陌生人留言称赞其声音有吸引力,推荐她到某配音平台做兼职赚钱,并附上下载链接。想着能“用爱好赚外快”,赵女士点击链接下载了涉事配音APP。
按照APP内指引,赵女士接取简单的“配音商单”,录制并上传音频后顺利通过“验收”,不仅拿到小额佣金,还成功提现。这让她彻底放下戒备。很快,APP内“客服”主动推荐“优惠活动”:只需充值完成“赞赏任务”升级为“声望用户”,就能接高报酬商单,佣金比例也会提高。
经过计算,赵女士认为“小投入能换大回报”,便先充值完成“1级赞赏任务”。后续不仅能选更多商单,佣金也确实大幅上涨。尝到甜头的赵女士,为接更高价值商单,不断加大充值力度提升“赞赏等级”。过了一段时间,当她想提现已赚佣金时,却发现APP提现功能失效,联系人工客服也始终无回应。此时赵女士的累计损失已达2万余元,随即报警。
为此,马上消费金融为大家拆解了此类兼职诈骗的套路。诈骗分子先是精准瞄准有配音爱好或想赚外快的人群,通过音频平台留言、社交软件推荐等方式,以“声音好听适合兼职”“轻松赚钱”为诱饵,附上APP下载链接。然后,为打消受害者疑虑,诈骗分子会设计“低难度商单+小额提现”的流程,让受害者轻松完成简单配音任务,拿到佣金并成功提现。这种“看得见的收益”,会让受害者误以为兼职真实可靠,逐渐放松警惕,为后续接受“充值升级”埋下伏笔。当信任建立后,诈骗分子以“升级声望用户”“解锁高报酬商单”为噱头,诱导受害者充值。从初期小额充值尝到“佣金上涨”的甜头,到后期为追求更高收益不断加大投入,受害者逐渐陷入“充值-看似获利-再充值”的循环。直到受害者想提现时,诈骗分子便通过“冻结账户”“客服失联”等方式切断联系,完成资金收割。
在此,马上消费金融特别提示大家,远离配音兼职类诈骗,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第一,正规兼职平台不会通过陌生人留言、私信等非官方渠道推送下载链接。若遇到“夸你适合兼职并附链接”的情况,先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平台资质,或在应用商店查看APP是否有官方认证,切勿直接点击陌生链接下载软件,兼职平台尽量优先选择正规、可溯源的渠道。第二,不被“小额兑现”迷惑,警惕“充值升级”要求。初期“轻松赚钱+顺利提现”,往往是诈骗分子的“信任铺垫”。一旦对方提出“充值升级”“缴纳会员费”“完成赞赏任务”等要求,需立刻警觉,正规兼职不会以“提升收益”为由要求先充值,任何“先交钱再赚钱”的说法,本质都是诈骗的信号。
第三,保护个人信息与资金安全,拒绝过度授权。下载兼职APP时,注意查看其索要的权限,若APP要求获取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且与兼职功能无关,果断卸载。同时,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或APP内的“虚拟账户”,正规兼职的佣金结算,会通过银行转账、正规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不会要求向私人账户或平台内“赞赏账户”充值。
第四,遇提现异常立即止损,及时留存证据报警。若在兼职过程中发现“佣金无法提现”“客服失联”“APP功能异常”等情况,无论投入多少,请立即停止操作。同时保存好聊天记录、充值凭证、APP截图等证据,第一时间报警。
最后,马上消费金融再次温馨提示,配音兼职诈骗与金融领域的虚假理财、虚假贷款诈骗本质相通,均是利用公众“低投入高回报”的心理设局,诱导受害者资金投入,进行诈骗。未来,马上消费金融将继续通过多元渠道普及防骗知识,帮助公众建立“理性判断、谨慎决策”的防范意识,共同筑牢网络诈骗的防护屏障。
案例来源:南通市公安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