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源科技(688565.SH)4月29日晚间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95万元,同比增长0.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9万元,同比大增454.2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2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大幅改善。公告显示,一季度公司完工项目的毛利率同比有所上升,且应收款回款较好,带动业绩大幅提升。
水处理业务受益核电政策红利
力源科技作为国内核电、火电行业水处理领域的龙头企业,是国内极少数能够提供满足核电厂生产要求的凝结水精处理设备的供应商,在国内核电和大型火电项目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长期专注于核能、火力发电厂(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等领域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除盐水处理(含海水淡化)系统设备以及污水处理系统设备的研发、设计与集成,核心产品核电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已应用于多个境内外大型核电项目。
作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核心名片,“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每一次重大项目落地,都有力源科技的深度参与。从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机组——福建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到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海外示范工程,力源科技均凭借自主研发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为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关键保障。不仅验证了公司在核电水处理领域的顶尖技术实力,更成为其在行业内领先的竞争优势。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浙江三门核电三期等5个项目共计10台机组,其中8台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标志着我国核电建设进入规模化提速阶段。此次政策落地将带动超千亿级核电设备市场需求,而力源科技作为“华龙一号”核心水处理系统供应商,2024年已中标中核能源、中国核电工程等近8000万元订单,也有望在后续项目招标中收获更多订单,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低空经济打开氢能业务新空间
氢能板块是公司的战略新兴业务,力源科技是行业内少数能实现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膜电极、双极板、电堆及发动机系统自主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公司持续在氢燃料电池关键领域展开技术深耕,2024年,公司发布的第四代膜电极新品,性能全面升级,经第三方检测,膜电极功率密度达2.25 W/cm?@0.6 V,用于现有量产燃料电池产品时,具备高功率密度、长寿命、适应复杂工况的优势,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膜电极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多项物质传输和电化学反应的核心场所,被称为燃料电池的“心脏”,对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及效率有密切影响。因此,高性能、低铂载量、低成本、长寿命的膜电极对于加速氢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力源科技高性能膜电极的研发成功,为加速氢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奠定基础。目前,公司已实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全链条技术自主化,完成多款高功率产品的研发与检测。
下游应用方面,燃料电池系统应用场景已由前期单一的公交领域商业化示范应用向公交、环卫、城市物流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转变,同时也在船舶、无人机、机器狗等新领域展开应用。业内人士表示,氢燃料电池系统在高能量密度和低温适应性上的优势,高度契合无人机等航空器需求。在政策大力推动下,低空经济将迎来爆发性增长阶段,力源科技有望通过技术卡位抢占先机,助力公司进一步打开氢燃料电池业务增长空间,推动公司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