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达达:数字技术挑战艺术与范式重构
来源:今报在线 发布时间:2025-04-07 17:53:26

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AI)的崛起,正在深刻重构艺术创作的逻辑与边界,从绘画、音乐到文学、戏剧,AI不仅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方式,更引发了关于艺术本质、文化传承与伦理价值的改变,无论从学术、技术、哲学、艺术史与艺术实践,数字技术的崛起对纯艺术领域带来的多维影响。

传统艺术创作依赖于艺术家个体的技巧训练与灵感迸发,中国水墨画中的心性表达,西方古典油画的写实技法。然而,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与生成对抗网络(GAN)等算法,打破了这一模式,AI绘画工具DALL-E或Midjourney仅需输入文本提示词,即可生成风格多样的图像,甚至能融合毕加索的抽象主义与宋元山水画的图境。这种去技能化趋势使得艺术创作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非专业绘画人员也能借助工具实现创意表达,约瑟夫·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预言逐渐成为现实,技术便利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艺术价值争议,AI生成的“艺术”是否具备原创性?贡布里希提出的“图式与修正”理论认为,传统艺术创作需通过不断创作才能获得的成果,而AI则通过数据模型直接输出结果,绕过了人类感知与经验积累的过程。这种技术代偿可能削弱艺术家的原创动力,导致创作的同质化,AI批量生成的各类风格画作虽具形式美感,却缺乏艺术家本身由灵感拼发出来的个体化捕捉。

黑格尔将艺术定义为“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艺术的精神性与主体性,AI的介入则挑战了这一经典定义,AI生成的作品在拍卖市场屡创高价《埃德蒙德·贝拉米肖像》以43.25万美元成交,表明其已被部分艺术界接纳,反对者认为AI缺乏情感与生命体验,其创作仅是数据模仿而非真正的“灵光”。传统艺术批评是关注作者的意图与作品的社会语境,而AI艺术则更多依赖算法逻辑与用户交互。中央音乐学院的AI交响乐《千里江山图》虽基于历史名画生成,但其美学价值需重新定义,是技术的产生还是艺术创新? 这种模糊性迫使学界重新审视艺术的主体性,是否应承认“人机共创”为新的艺术范式?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理论在此语境下焕发新意,AI或可成为直觉外化的媒介,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活化与传播的新路径。AI可通过分析历史文本与表演录像,提炼程式化动作与唱腔规律,突破“口传心授”的传承局限,建立标准化教学模型。敦煌艺术的数字化再现亦是典型案例,通过3D建模与AI修复技术,壁画得以跨越时空限制,在元宇宙中实现沉浸式体验,该技术赋能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更激发了传统美学的当代转化,AI可模拟水墨画的笔触动态,技术的介入也可能导致文化差化,中国传统艺术强调感受型意境,而AI的算法逻辑根植于西方科学理性,二者的融合需谨慎处理。中国艺术需在技术浪潮中探索“心性”与“算法”的平衡,避免陷入机械性模仿的陷阱。

AI艺术的合法性争议集中于著作权归属,2024年武汉“AI生成图侵权案”虽判定用户对筛选后的作品享有版权,但法律尚未明确AI生成物的主体资格。AI训练依赖海量数据,若未经授权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可能构成文本盗猎。某科技公司因使用用户AI生成的图片进行商业宣传而被起诉,暴露了法律滞后于技术发展的困境,更深层的伦理问题涉及AI的价值观输出。算法可能隐含文化偏见或意识形态倾向,AI绘画工具偏好西方审美范式,容易忽视非主流文化的表达,深度伪造技术,可能被滥用,威胁艺术真实性。构建符合伦理的AI艺术生态需多方协同,技术上开发透明可解释的算法,法律上完善数据授权与版权规则,文化上倡导多元包容的价值导向。

AI并非艺术的终结者,而是新纪元的催化剂,未来的艺术创作将呈现“人机共生”模式,人类负责创意构思与情感表达,AI提供技术支持与形式拓展,作曲家可借助AI生成旋律框架,再融入个人情感进行二次创作,小说家利用AI完成情节铺陈,转而聚焦人物深度与哲学思考,这种协作既能提升效率,又可保留艺术的人性温度。艺术教育亦需适应技术变革,传统教学中强调的技法训练如素描、和声等可能被AI取代,教育重点应转向创造力培养与跨学科整合,中央音乐学院设立音乐人工智能系,探索算法作曲与表演的融合,艺术院校可开设“AI伦理”“数字美学”课程,培养学生批判性使用技术的能力,唯有如此,艺术教育才能从“技艺传授”升级为“思维革命”。数字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颠覆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它既解构了传统创作范式,又开辟了新的表达疆域,既威胁到艺术的纯粹性,又为其注入艺术本身不可及的多元元素,但创作的核心仍是人类对美的感知力。

文 | 孔达达 研究员 博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孔达达 达达 数字 技术 挑战 艺术 范式 重构

猜你喜欢

“仪”路同行,共赴新程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圆满落幕

2025年4月2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25)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圆满收官!CISILE经商务部批准,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与世信国际会展集团联合主办,北京朗普展览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等权威机构...更多

2025-04-07 20:10:22

孔达达:数字技术挑战艺术与范式重构

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AI)的崛起,正在深刻重构艺术创作的逻辑与边界,从绘画、音乐到文学、戏剧,AI不仅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方式,更引发了关于艺术本质、文化传承与伦理价值的改变,无论从学术、技术、哲学、艺术史与艺术实践,数字技术的崛起对纯艺术领域带来的多维影响。传统艺术创作依赖于艺术家个体...更多

2025-04-07 17:53:26

金地田岭涧丨珍稀羊肚菌 “金地 A6”:开启菌业新篇章

在食用菌这片广袤而璀璨的星空中,羊肚菌宛如一颗独特的明珠,凭借其别致的外形和极为出色的营养价值,当之无愧地享有 “菌中皇后” 的美誉。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经悉心钻研、精心选育出的 “金地 A6” 羊肚菌菌种,展现出极高的产能,于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强势崭露头角,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金地 A...更多

2025-04-07 17:35:41

张娇:引领快手掘金项目,开拓线上新机遇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寻找稳定且有潜力的收益项目成为众多人的渴望。而讲师张娇一直致力于此,她所主导的快手掘金项目,正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曾经,快手掘金项目主要以线下模式开展,张娇老师带领众多学员在此领域深耕,培养出的学员数量高达一千万。线下团队模式成效显著,年轻的学员们能够同时操作...更多

2025-04-07 17:31:22

“花”式过节,绽放芳华!于家务回族乡妇女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在这个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于家务回族乡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广大女性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新时代女性的风采与魅力,让每一位女性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温馨与美好。激发“她”力量 筑梦乡村振兴为增强基层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更多

2025-04-07 17:13:02

全民减肥,这次动真格了——酥咔助力科学减重的背后是全民健康大棋

近日,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宣布,将启动“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旨在通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标志着相关部门对肥胖问题的重视迈入新阶段,也为全民健康管理指明了科学方向。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更多

2025-04-07 16:48:38

威雅学校荣获2025年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大奖提名!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深感荣幸的心情宣布,威雅学校(WAS International)已成功入围2025年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大奖中的K12社会影响力奖项!这一荣耀的时刻标志着我们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与贡献。常州威雅香港威雅杭州威雅南京威雅威雅学校隶属于必益教育集团,是享誉全球的英国威科姆...更多

2025-04-07 15:47:37

讲好品牌故事,记录时代中国

主持人董倩专访阆中骨科医院院长-樊阳:百年正骨术 一代新中医本期节目嘉宾:阆中骨科医院院长——樊阳本期节目主持人:董倩引言五代传承正骨术,中医济世三十年??。在四川以北,有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当地有一家医院,因其百年传承的正骨医术而声名远播,第五代传承人樊阳曾获时任国家卫生部部...更多

2025-04-07 15:47:04

从曾陷危机到凤凰涅槃再次崛起:曼玲粥做对了什么?

2025年的315晚会,多家餐饮企业被曝食材质量、员工无健康证上岗等问题,相关话题随后冲上热搜,引发关注。而这不是早已不是行业个例,这些年连锁餐饮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从没有断过。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24 年报告显示,采用加盟模式的餐饮企业中,68% 存在不同程度的品控漏洞,食品安全事件发...更多

2025-04-07 15:24:30

彭泽县上海商会回乡联动:情系桑梓,共促发展

近日,彭泽县上海商会积极组织回乡联动活动,旨在强化商会与家乡彭泽的紧密联系,推动两地经济文化深度交融,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同时扎实推进商会党建工作,提升党员党性修养。此次活动汇聚了彭泽上海商会众多骨干成员及各界嘉宾,在3月30日至4月1日期间,有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活动。一...更多

2025-04-07 15: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