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真知灼见
来源:zaker 发布时间:2025-02-07 09:29:48

2025 年开年,格力电器举行了一场 1500 人规模的中央空调创新峰会,会上一款名为 " 真知 · 灼见 " 的中央空调正式发布。这款以 " 风不吹人 " 为主要卖点的中央空调,再一次刷新了中央空调技术新高度。

多年来,格力中央空调经受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超级工程严苛的考验,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央空调行业引领者。从 " 省电一半 " 到 " 风不吹人 ",从 " 设备节能 " 到 " 系统节能 ",格力中央空调每一次理念革新的背后,是重大的技术升级。

过去,中国中央空调市场一直是国外品牌的天下。经过数十年的技术迭代,市场格局已悄然改变——国产品牌不断挤占国外品牌的市场份额,成功跻身第一梯队。市场格局的逆转,本质上是核心技术的逆袭。

在市场竞争的上半场,部分空调品牌尚能凭借资源和低价吃到了房地产上行所带来的红利,但到了下半场,仅靠这两点,已然无法支撑未来的发展。压缩机的创新已触碰到天花板,未来,中央空调最大的创新亮点在于系统性创新。

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将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谁能拨开技术无人区的迷雾,谁就能先触达星辰大海。

" 国进外退 "改写行业格局核心技术逆袭突围

如果梳理中国中央空调近十年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其中潜在的逻辑和脉络。与大多数制造业一样,中央空调同样经历着 " 外资垄断 - 国产崛起 - 国进外退 " 的历史进程

1906 年,美国人威利斯 · 开利发明空调。上个世纪末,中央空调技术跨越重洋,传入中国。由于中国企业技术基础薄弱,缺乏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几乎被欧美、日韩品牌所垄断。无论是在写字楼、商场,还是酒店、工业厂房、酒店,都难以见到国产中央空调的身影。

没有核心科技,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抢占市场。面对国外品牌的长驱直入,几乎所有国产品牌选择了 " 曲线救国 " 的路线,要么沦为了国外品牌的代工厂,要么屈身于人、成为合资公司的附庸。不甘于此的格力,旗帜鲜明地提出 " 自主创新 " 的技术路线,凭借持续的投入和强大的韧性,硬生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

中央空调的技术路线极为复杂,不同的路线代表了不同的研发方向。根据冷媒划分,中央空调有两大技术路线:水机与氟机。美国中央空调采取的是水机路线,而日本中央空调采取的是氟机路线。

这两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势,但对格力来说,技术路线从来并不是一个难题,追赶并超越对手才是格力的真正命题。

格力重视创新,在研发方面提出了研发经费 " 按需投入、不设上线 " 的口号,把 " 掌握核心科技 " 当做重要目标。经过多年的追赶,格力逐渐缩小了与国外品牌的技术差距,市场占有率由此节节攀升。2012 年,格力中央空调登顶,成为行业第一。2023 年,格力中央空调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15%,成为中央空调领域唯一一个年销售额突破 300 亿元的品牌。

在水机领域,离心机是关键技术,长期以来被海外品牌所垄断,是中央空调技术领域的 " 卡脖子 " 技术。2010 年,这四大品牌垄断了 90% 的水机中央空调市场,但很快格局被改写。

在格力的引领之下,国外中央空调品牌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市场空间不断萎缩,如今只剩下 43% 的市场份额。" 国进外退 " 的根本原因在于国产品牌在技术上的赶超。

"风不吹人"口碑爆品自主创新狙击用户痛点

2011 年,格力成功研发出比普通离心式冷水机组节能 40%、效率提升 65% 以上的冷水机组,打破了国际垄断。让格力实现逆袭的是磁悬浮制冷压缩机关键技术。

磁悬浮压缩机是制冷行业最尖端的技术,它是离心机的动力源,可大幅提高能效。此前,国外仅一家企业能供应 450 冷吨以下小冷量磁悬浮压缩机,远不能满足大型建筑需求,且对中国企业进行严密技术封锁。格力研发出了 1300 冷吨磁悬浮压缩机,不仅打破了国际垄断并且实现了大幅超越。

除了大型磁悬浮离心机之外,另一个让董明珠感到骄傲的技术便是能够让空调 " 风不吹人 " 的技术。格力研发了十年之久的分布式送风技术搭载在格力的家用空调产品上,经过不断的升级迭代,如今中央空调也实现了 " 风不吹人 ",为消费者呈现出最完美的产品。

采用 " 风不吹人 " 技术的 " 真知 · 灼见 " 格力中央空调,通过可逆向送风设计,精准直击了热效欠佳、冷风吹人的长期行业痛点。制热时,室内温度升速率提升 50%,连续运行 12 小时耗电量降低超过 40%;制冷时,贴着天花板送风、风不吹人。

" 过去要用 1000 元电费,如果用了风不吹人技术,可以节约 300-400 元,一年下来节省的电费是巨大的。" 董明珠说," 我们曾经计算过,一年按照十万户计算,电费可以节省几个亿。" 如果把它运用到全国,节省的电费是惊人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机场、高铁、地铁站等大型项目的飞速建设期,建筑面积增长快,如果采用传统的空调系统方案,能耗消耗巨大。为此,针对高大空间建筑,格力研发出高大空间用直接制冷式空调机组,仅地铁空调系统一项,能耗降低了 53.3%。

据说深圳地铁为了测试节能效果,在三条地铁线分别装载了不同国产品牌的中央空调。结果显示,装载了格力中央空调的地铁线路一年节省的电费近 1500 万元,其他两条地铁线的节能效果不如格力。

以格力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一方面在核心技术上奋起直追,另一方面在营销渠道上大力拓展,由此构筑了独特的竞争力。中央空调,三分产品、七分安装。格力依托遍布全国各地的分销网络,编织了一张中央空调销售、安装与售后服务的大网。这为格力拿下中央空调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 2014 年开始,许多经销商放弃代理外资品牌,转而代理国产品牌,这使得国产品牌在竞投标中获得极大的主动权。

"一拖多"中央空调C出道消费升级迎来红利时代

在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多联机与单联机是排名最靠前的两大细分品类,采用的是氟机技术路线。

单联机俗称 " 一拖一 ",即一台空调外机带一台内机。它解决了柜机、挂机占地方的 " 痛点 ",将内机封入吊顶,让客厅变为中央空调豪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精装房用户选择安装中央空调,催生了中央空调的家用化、轻量化发展。机电信息、招商正券的数据显示,格力中央空调在单联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 34.13%,独占鳌头。

单台家庭单联机售价普遍在 7000 元左右,基本与 3HP 分体式柜机的售价接近。家用空调的价格,中央空调的享受,这一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带动了单联机的旺销。

从数据上看,家用空调的消费升级呈现了两大重要趋势:5500-10000 元的高端空调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10000 元以上的高端空调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这与轻量级的中央空调侵蚀市场有关。分体式空调在万元以下的市场占优,而在万元以上,中央空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万元级家用空调市场,正是多联机的机会所在。与分体式空调相比较," 一拖多 " 的多联机中央空调具有嗓音小、节能显著、外表美观等优势。目前,多联机占据中央空调半壁江山。尽管它的主要场景在商用,但随着家庭消费习惯的改变,多联机正在进入寻常百姓家。

近五年来,多联机的市场规模逐步提升,推动了整个中央空调行业的增长。2023 年,中国中央空调销售额突破 1200 亿元,其中三分之二由多联机所贡献,16% 为单联机。

这对格力来说,无疑是一次机会。格力可以通过多联机中央空调,在万元级空调市场进行跨界打击。格力 GMV9 智岳多联空调机组就是格力跨界打击的秘密武器之一。它搭载了格力自研的 AI 节能芯片,通过全场景 AI 节能技术,实现了 25% 的节能率,是行业首款以实时效能寻优为控制目标的多联机,随着国产品牌在技术上不断奋起直追,国产品牌已具备了掰手腕的能力。

 

 

物联网多联机崛起,指引中央空调新未来

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谁拥有了压缩在核心的技术,谁就有话语权。由于家用中央空调的制冷量小,采用的是双转子压缩机。一旦制冷量超过 5 匹,则需匹配涡旋压缩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涡旋压缩机市场,但由于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极大限制了我国中央空调的技术升级和市场应用。最终,格力自主研发高效磁阻变频涡旋压缩机,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该技术具备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

如今,格力不仅在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在多项指标上全面超越日系品牌。在智能化程度上,格力多联机已具备语音控温、红外感应、除湿除霜方面全面超越日系品牌;在节能方面,更是全面超越日系品牌。

近两年,分体机空调市场的价格战使得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多联机市场也正逐渐陷入类似的困境,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价格战苗头开始显现。

面对山雨欲来的中央空调价格战,格力并没有选择一味地用低价求销量,而是从技术端发力积极拥抱物联网。与其打价格战,不如抢占价值高地,实现客户的心智占领。、

近两年,物联网多联机市场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格力泰山楼宇数智化平台应运而生。泰山楼宇数智化平台以 Gbuilding 楼宇智控系统、Gcooling 全流程高效机房系统为核心,实现楼宇设备的智能化统一管理。

在泰山平台,中央空调与楼宇内的其他设备,如照明、电梯、通风等进行深度集成,并通过实时监测建筑物内外的环境参数,自动调整中央空调的运行模式,确保室内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泰山平台能通过对楼宇能耗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的缓解,帮助用户降低能源成本。此外,该系统还具备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相较于其他智慧楼宇系统,泰山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智控系统随意联、零代码、易复制,一键拖拽就能实现智慧管理;二是机房系统实现 " 全流程无忧、50 天敏捷交付 "。把复杂的问题交给格力,把美好的体验交给用户,这是格力独特的优势所在。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格力的竞争优势。从技术领先、产品领先到服务领先,格力将通过泰山平台进一步拉开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引领中央空调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某种程度上,中央空调的 " 国进外退 " 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一个缩影。虽然国外品牌是空调技术的先行者,但数十年来,它们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创新乏力,迭代缓慢。这给了国产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

由此可见,中央空调的竞争本质上创新的竞争。谁的创新速度快,谁就在能在市场长期立足。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格力的成功,是对创新者的犒赏,也是对故步自封者的警醒。

 

 

标签:

猜你喜欢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政策研究室:25年医美机构重点风险预警来袭

2025年对于医疗美容行业来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伴随着产业的变革和整合,医疗美容机构若想避免被淘汰的风险,就要在持续创新、品牌建设、服务质量提升方面下功夫,为了帮助医疗美容机构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可以稳健前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政策研究室发布《2024年医疗美容机构十大运营风险及预...更多

2025-04-08 16:59:44

三陶有喜:品牌势能的绽放之旅

2025年第一季度,三陶教育通过战略升级、技术革新、产品迭代、文化凝聚四大维度,奏响了一系列品牌发展的华丽乐章,每一次活动都凝聚着品牌势能的爆发,为教育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品牌自身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认可。新年发展1月3日至7日,三陶教育在上海总部开启了一场为期五天的新年华章——202...更多

2025-04-08 16:55:00

主机上云 | 以自主创新为根基,加速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金融强国指明了方向。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更加先进和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数字金融更加高效服务千行百业。在这个大背景下,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更多

2025-04-08 15:32:48

90天上线9朵云!YonSuite助攻众钠能源跑出“钠电加速度”!

你是否曾思考过,在新能源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红海中,究竟是什么因素能让一家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备受瞩目的超级企业?是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还是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能力?然而,这些固然重要,但数智化无疑也成为了一家企业能否进军“超级新能源企业”的核心要素之一。来看看众钠能源(全称“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更多

2025-04-08 15:14:04

神州租车清明跨城出行需求显著上升,订单量同比增长416%

清明假期作为春节后首个小长假,催生中短途跨城出行热潮。神州租车2025年清明假期租车出行数据显示,清明节小长假期间,跨城租车出行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业务总量同比2024年激增416%,其中跨省订单增长711%、省内跨城订单增长295%,“跨城租车自驾”正成为租车行业的新增长引擎。小长...更多

2025-04-08 15:12:02

达实智能三大价值支点重构智慧空间行业生态

达实智能是国内领先的智能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商,基于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聚合模块化的空间场景应用,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作为行业龙头,达实智能以其三大核心优势打造品牌护城河,引领行业发展。精准定位:锚定高端场景的战略穿透力达实智能的核心定位“面向大型企业总...更多

2025-04-08 15:07:52

小心虚假“快递取件码”!仿冒抖音客服的诈骗手法又更新了!

近日,抖音发布提醒,称平台接到用户反馈,“仿冒抖音客服”的诈骗又出新套路。诈骗分子给用户发送虚假的快递“取件码”,诱导用户主动联系处理,实施诈骗。抖音提醒大家,抖音客服不会以任何其他产品、公司的名义给您发送信息,遇到自称抖音客服的电话或短信,可拨打官方服务热线95152进行核实。这类诈骗...更多

2025-04-08 15:06:26

医药赛道再添投资利器 华夏科创医药ETF(588133)4月7日起发售

伴随着新一轮药品集采落下帷幕,国内医药市场已在充分降价中,接近完全竞争状态,企业创新转型成为业界共识。与此同时,医药行业经历深度调整,在政策加码呵护下,投资机会再度浮现。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医药部分子行业营收重回正增长区间,行业调整或接近尾声,随着新质生产力加速破茧,或迎来“深蹲起跳”...更多

2025-04-08 15:02:43

世其律师事务所启新盛典 | 世中逢尔,其中逢花

三月末的春日清晨,在这承载百年风华的十里洋场,一场法律与科技的盛典于苏州河畔翩然启幕。3月31日,上海世其律师事务所启新仪式暨3D诉讼可视化法律科技产品发布论坛,在宝格丽酒店宴会厅(上海总商会旧址)内召开。当晨曦透过百年雕花穹顶,120余位法律精英、科技先驱、学界翘楚、客户与媒体代表共赴...更多

2025-04-08 13:27:05

歌尔股份:AI+元宇宙驱动消费电子需求增长 超八千项发明专利赋能创新

《金基研》森海/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2024年,AI技术进一步发展,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领域,推动相关行业的效率提升和智能化转型。在消费电子领域,AI技术赋能消费电子迭代及创新,驱动下游需求增长。同时,AI技术增强了元宇宙的功能性及吸引力,全球元宇宙行业规模快速上涨,将催生消费电子...更多

2025-04-08 13: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