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会说知识就是力量,而在信息爆炸的新时代,我们会说:知识管理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力量!逐渐成熟的组织不缺经验的积累,却很缺乏对经验的萃取和管理。如何能快速从一线人员身上提取经验,又如何让全体员工快速熟练掌握经验成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最大挑战!一旦企业过了初创阶段,成熟有效的知识管理甚至是他们立足市场,赢得竞争的关键。
所以,如何构建一套有弹性、能快速应用的知识管理体系,成为了当下培训转型的重要切入点。广州麟可咨询有限公司,是众多银行及企业在知识管理领域的一站式建设提供商,通过其创新的企业学习平台——麟可大司马学习系统,为业界提供了一个参考借鉴的案例。为此,我们与麟可咨询的大司马商学院院长熊拾壹、产品总监邵佳进行了深度对话,挖掘到了许多宝藏经验。
图片说明: 左为熊拾壹,右为邵佳
问题一、 什么是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与传统的培训体系有何差别?
邵佳:传统的培训体系主要由培训课程、学习地图构成。而企业知识管理体系(KMS)是一个更全面的系统,它的目标是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应用企业内外部的知识资源。您可以想象是一个企业内部由经验所组成的图书馆和视频中心,我们利用一个聪明敏捷的查询系统,帮助企业员工快速学习,优化业务流程、促进创新。
在建立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之前,培训体系是一个依托胜任力模型和学习地图,构建的以课程体系和师资体系为核心的培训体系。这套培训系统跟知识管理体系相比,显然是更“重”的;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
第一就是建设和迭代的工作量极大;
第二就是对于企业员工也就是学员来说,知识冗杂,学习任务过重,还有可能与自身成长方向/速度不匹配;
第三是现代企业变化速度很快,学习地图的建设和修改却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最终造成了培训体系跟不上企业的变化速度。
有一位甲方的朋友很形象地说:花了上百万聘请知名咨询公司做出来的培训体系,最终就成了书架上两本厚厚的书,放在那吃灰。毕竟这个仅具有完美能力模型和培训课程表的体系,在实施和体系上依旧是两张皮。既不容易落地,在原有逻辑上做内容迭代还很花时间。而现在有更多的企业吐槽说,有些咨询公司定制的模型都还有20年前的痕迹。
为此,在麟可咨询使用的方法论中,知识管理体系更加聚焦于知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IT手段和成熟的内容制作能力,做到实时萃取,实时更新,实时传播!把对组织有用的内容打造成一张有时间和生命张力的网。
问题二、如何做到经验和知识的及时萃取?
邵佳:我们的原则是敏捷开发,择优为先。知识管理体系,不是要革培训体系的命,而是在原有课程、师资基础上,更加注重快速开发生产经营中的有用经验,尤其是特别实用的,来自一线的小洞察、小技巧和小方法;例如我们给一家全国性银行做的“发现站”项目,利用线上培训普及了如何发现案例、如何撰写案例的技巧,让每个人都成为经验的发现者、撰写者,促进企业经验的快速输出!
而发现站,大家可以理解为企业内部的小红书,它们为解决具体问题而生,不再像以前课程那样长篇大论式地从背景、理论出发,而是直接从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出发,提供3-5分钟的培训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则是:利用轻量化运转模式,让沉淀更深、分享更快、传播更广。
大司马商学院的院长熊拾壹也反复强调,企业内的知识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将知识点、理论打碎,重塑为以经验为基础的短视频或者图文微课;配合多层级、多维度的知识标签精准检索知识,真正让企业员工得到一个对什么感兴趣,就能找到什么来学的实用性学习系统。
由于知识的“轻量化”,不论对管理者、开发者还是学习者,都能更加轻松,可以实现“人人分享、人人学习”的无痛学习循环。
问题三、知识管理体系需要有哪些元素,并且最难实现的部分是什么?
熊拾壹:知识管理体系包含知识资源、知识流程、知识技术和知识博主几大元素。
知识资源:不仅有显性知识,也有隐性知识,包括企业内部的文档、报告、经验教训等,以及外部的行业动态、市场信息等;
知识流程: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应用等环节;
知识技术:知识管理软件、数据库等工具,如数据推送模型、学习平台;
知识博主:指输出知识内容的专业人员和内训师。
在这些元素中,最大的挑战在于知识加工流程中的实现知识的共享和转移,尤其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经验是一种隐性知识,很多能成功“做到”的人,也很难知道自己为什么成功。所以,经验本身难以用文字或图表清晰表达,而且随着人员的流动和业务的变化,这些宝贵的经验很容易流失。
除此之外,从内容的出发点来说,知识管理体系的“三融入”也很难,即融入战略、融入绩效、融入文化。不论是规划还是执行,企业需要的还是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拿到结果。
因此,从“以始为终”的角度,麟可在项目中会提前设定多层级、多维度的知识标签,对各类别课程、经验及案例进行价值挖掘,最终加工形成知识锦囊、经验萃取、SOP等内容。
企业的成功在于人的成功,知识管理体系是每个企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必将是企业培训行业的一个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