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ID:zgtrend) | 暴雨 那一夫
对于当下的中国,我们有两个想不到:
一个是,当伦敦地铁宣布将在2024年实现4G信号覆盖时,中国数字化却早已覆盖了众多人迹罕至的“极值之地”。
梅里雪山,中国最难征服的高山之一,曾被驴友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坚持用纸币支付的村庄”,如今已遍布二维码;
珠穆朗玛峰脚下海拔最高(之一)的定日县,2016年移动支付才刚开始在全国普及,珠峰大本营的帐篷商店就出现了收款码。
……
中国拥有一批用户量达到“世界级”的App,覆盖的行业、领域极为广泛。
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今年6月,微信的月活用户是10.16亿(微信最新财报显示为12.025亿),淘宝是8.75亿,拼多多(一季度平均月活)是7.51亿,抖音是6.80亿,高德地图是6.8亿,快手是3.9亿。
不过,这组数据还隐藏着另一个想不到,那就是中国还有同样庞大的人群游离在数字时代的“孤岛”上。
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简单用人口总数一减就知道,还有3.8亿人还游离于数字时代之外。其中,绝大多数(约2.09亿)在农村。
其实,简单想一下就知道,以中国国土面积之广袤、多样,即便数字化过去十多年发展势头堪称迅猛,也一定有众多数字服务尚未打通的毛细血管。
这个暑假,新疆成为中国人最爱的旅游目的地。
去过新疆,恐怕立刻就会对新疆为什么不包邮深有体会——大,实在是太大了,两个中等城镇之间的间距,动辄要驱车几百公里。
地大物博的新疆 摄/逍道一
大学生吾拉尔的家乡,位于新疆伊犁下辖的伊宁县阿乌利亚乡托逊村,距离伊犁市中心有40多公里。
虽然这里早就实现了网络覆盖,大多数人也用上了智能手机,享受到了诸多数字化的便利,但当地的数字服务生态似乎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我们这很多村都没有快递点,妈妈做微商要寄东西很不方便。”吾拉尔说。
新疆一个镇的面积相当于东部一个地级市,快递往往按照人口密集度设点,距离吾拉尔最近的快递点就超过20公里,日常取寄件常常是请人顺路代办。
吾拉尔的烦恼,在中国广大西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几年互联网下沉,“快递下乡”得以迅速推进,但在中西部,下乡和到家依然距离遥远。
据《2021年快递下乡进村报告》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如果不计算“邮快合作”网点,全国村一级市场化快递网点覆盖率就只有2%左右。截至2021年10月底,邮快合作快递进村范围,覆盖了15.8万个建制村,但中国有69万个建制村,覆盖率仅为31%。
吾拉尔和几个大学生做的一份简单问卷验证了上述数据。405份最终回收的问卷主要集中在伊犁、塔城、乌鲁木齐地区下面的乡村,数据显示:上述地区村一级没有快递直接覆盖的占86%,日常请别人帮忙代取的有近70%。
但找人带货多少要凭点运气,毕竟最好是熟人,而且,时间还要凑巧。吾拉尔的母亲需要经常往外寄快递,能找到带货的人全看运气。
至于内地城市的那些跑腿软件,完全不符合新疆的现实,真要有人干全职骑手,一天累死估计也跑不了几个单,原因同样是地广人稀。
这种局面真的就无解了吗?
一次偶然的机会,吾拉尔决定闯一次。
今年3月,她报名参加了2022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别人大多是带着技术来的,而她并非计算机专业背景,她是带着痛点来的,连队友都没有。
当她把自己的痛点抛出来,大赛群里几个素不相识的大学生很感兴趣,主动与她组队参赛。
这时候,吾拉尔才发现,像她一样怀揣梦想,希望用科技造福社会的大学生很多很多。
这次比赛居然吸引了来自915所高校的1.2万多名大学生,由于大赛聚焦“用科技创造社会价值与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所以他们的选择方向有相当大一部分都聚焦于乡村,盯上了数字化落地最难的一些场景。
大学生们的这2000多个数字化落地方案,相对会更注重产品的服务属性。
所以,越是现实的痛点,越是能吸引他们的关注。
吾拉尔的队友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因为需求明确,他们很快找到了方向——设计一个集跑腿和顺风车优点的小程序。他们取名“快马带货”,这是一个网约式的寄货、带货平台,通过寄货人发起订单、带货人接单并进行配送来完成一次交易。
“我们的竞争力在于,人人都可以接单,可以成为跑腿的从业人员,只要顺路即可,不需要专职做。”吾拉尔的队友苏文洋介绍说,相当于把“熟人圈”扩大到“网络圈”,让带货的需求能被及时看到,有接单能力的人可以及时匹配需求。
“快马带货”还针对新疆地区的特点,设计了汉、维和哈萨克三种语言界面。
“快马带货”小程序上线后,吾拉尔今年“五一”特意回到家乡进行宣传推广,“效果特别好,后台订单增加很明显,不仅我妈妈用上了小程序,很多人都用上了。”吾拉尔说,小程序上线3个月累计订单已经超2000个。
吾拉尔决心要把“快马带货“推广到全疆。因为小程序还设计了新疆特产预订功能(卖家与买家在线直接沟通),未来功能完善后,烤馕、切糕、葡萄干、哈密瓜等特产,能多一条通道走向全国,让各地人更快捷尝上一口“新疆甜”。
数字化以往更多的是满足城市应用场景,而微信的普遍性,使得它反而更容易触及乡村应用场景的空白点。
来自南京邮电大学的顾文韬和他的队友这次盯上了养蜂人的“蜂箱”。
中国养蜂历史悠久,但模式粗放:很多蜂农销售渠道有限,而消费者对蜂农的信任一时半会又很难建立。
于是,顾文涛团队决定打造一个集产业资讯、蜂产品销售、认养蜂箱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蜂业平台,为养蜂人打开销售渠道,也为消费者打造一个“云养蜂”的平台。
基于智慧蜂箱,提升蜂农的管理效率,比如传统上一名蜂农只能管理40-50只蜂箱,但如果是智慧蜂箱,管理数量就能提升3-4倍,最终实现效益提升。
更重要的是,它让买蜂蜜变成了一个既有趣,同时也是消费者建立信任的过程,在“蜂享云裳”平台,用户选择一款蜂蜜,就可以点进去认养相对应的智能蜂箱,可以实现“云养蜂”,随时关注蜜蜂的动态,几个月后就可以收割自己专属蜂箱的蜂蜜。
中国人有很强的乡土观念,但你绝对不知道,有多少乡村很难被数字化“看见”。
李颂超是在自驾游时深刻发现这一点的。
“云南、贵州,有很多非常原始的村子,有很美的风景建筑,很好吃的腊肉,但地图上和各种APP上‘查无此村’,更别说村子有什么文化特色了。想推荐给朋友,都不知道怎么推。”
这些美丽的村子,都有“空心化”的特征,年轻人出去了,老年人留守着,“感觉村庄在慢慢地消失,像人的生命在慢慢流失一样。”
不能让公众只了解那些发展得比较好的示范村、网红村。
于是,李颂超团队设计了一个“村村都有名片,人人都可共建”的小程序——乡村名片,可谓是一个“乡村版的百度百科”。产品兼具全民参与名片共建、查看乡村内容等多项互动功能,提供“乡村展示”“地图向导”“文化展示”等多项服务。
“它最大的亮点是零门槛共建,哪怕我的家乡在地图上仅有一个村名,其他信息基本空白。我可以手动创建乡村名片,制作手绘地图,把村里的祠堂、村委会大楼、村里的小卖铺等位置标记上去;村民们也可以把自家能提供的服务,如农产品、民宿、农家乐信息发布出来。这样,我的家乡形象就‘骨肉丰满’了。”李颂超说。
目前该小程序收录了400多个官方公布的美丽乡村的名片,以及多个用户自发创建的乡村名片,让这些乡村有了更多的曝光机会。
看过此次大赛的产品,你可能会立刻发现,它们正在试图用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多地连接到一些数字孤岛。
乡村版的“顺风车”、乡村版的“云养蜂”、乡村版的“小红书”、乡村版的“大众点评”……集中涌现,城里人用这些App看重生活便利,乡村用这些App则偏重于生产。
中国数字化服务的留白,或许就在这样的努力中悄悄消失了一些。
乡村,一直是“数字中国”的“神经末梢”和最后的一公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
也许会有人问,一个小程序,能带来什么样的乘数效应?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改革开放初,与世隔绝的村子装上第一部电话时的情形:
它将整个村子都推入了现代化的轨道。乡村与外界有了链接,电话的那头把城里的美好图景传输到乡村的这头,惹得村里的青壮年们无限遐想,背上行囊进城打工,赚回的钱建起了房子,装上了电话和电视,铺上了水泥路,城乡的差距一步步缩小……
数字化时代,裂变效应会更为剧烈。
两年前有一个外卖小哥在安徽颍上县刚开始跑街时,发现县里支持外卖的餐馆不算多,于是边跑外卖边做外卖平台推广。一年后,他发现,县里90%以上的餐馆都接入了外卖系统。
这个过程中,究竟谁才是那个关键推手?是技术进步,还是外卖商家,抑或那个外卖小哥?
一个小程序的应用,一个痛点的解决,或许就是一个群体和一个乡村搭上数字化时代列车的站台。
对于中国现存的数字孤岛而言,微信无疑是一个最适合的抓手。
它现在差不多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大众应用。数字工具不是什么人随随便便就能上手的,最起码你能接触到一部智能手机,自己或者身边人会联通移动网络使用应用程序。
必须要承认,这个门槛不高,但对于3.8亿非网民,尤其是2亿多生活在农村的非网民,依然略显奢侈。
这时候,微信小程序的价值就浮现了出来。
微信与其它应用覆盖人群之间的差——这群人会用微信,同时又有很大可能很少或者从未使用其它的移动服务,他们就是数字化服务落地最佳的切入点和方向。
而乡村无疑更是一个容易聚焦的具象。
所以,也难怪2022年清华大学和腾讯微信团队联合主办的小程序应用开发赛,会聚焦于乡村振兴的主题,立足于解决乡村的实际需求。
虽然提交的2000余个作品,放在市场中未必成熟,也不一定可以马上落地,但很多时候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这些大学生们在开发小程序的过程中,都加深了对乡村的认知与理解;也让乡村的实际状况通过一款款小程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当关注越来越多,改变的种子就已经埋下,或许正在悄悄发芽。
2000多件作品,就是社会关注的力量展示。
它显示了,在政府力量之外,企业、高校学生等越来越多的群体,正走进乡村,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多方力量汇聚,逐步形成”共创“的模式。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肖黎明曾说,一个社会议题要解决好,往往不能只靠单方创造,而是各方达成共识,在技术的推动之下形成共享发展的模式,最后才能促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创造。
小程序不只是一个比赛场,更像是聚合了社会各界共识的域。
当前,微信小程序的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5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小程序作品在乡村真正落地开花,打破乡村在某些领域存在的一个个“孤岛”,让村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