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迁市中山路商业步行街上,商店上方五颜六色的广告牌给这条街增添了许多活力,而街角处一个红砖房的角落里,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小店显得毫不起眼。没有招牌不代表没有顾客,店主是个老裁缝,名叫张敦富,今年69岁,已经做了40多年的裁缝,来中山路也有30年左右了,附近人需要缝补衣服都来找他。
张敦富在修补衣服
1月12日中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张敦富的裁缝店,一位父亲把5岁儿子的厚外套拿来修补。张敦富戴上老花镜,理了理衣服,就找到了袖子绽线的原因。然后,他启动缝纫机,用手压住衣服顺着针的位置前后挪动,几个来回,绽裂的袖子就恢复了原样。缝补一件衣服也就3块钱到10块钱之间,大家认可他的手艺,相信他的技术。
(资料图片)
顾客拿衣服来缝补
张敦富说:“我在中山路开了30多年的裁缝店,之前也有人陆续开过,后来都不做了,只有我一个人坚持到现在。”在张敦富的记忆中,他的父亲、爷爷都是裁缝,从小跟着学手艺,自己长大后也顺理成章做了一名裁缝。
父亲、爷爷都是给别人做衣服,到了张敦富这里,只有前20年时间是给别人做衣服。“后来服装厂批量生产衣服,且价格也不高,大家逐渐开始买成衣穿,买布来做衣服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大部分的裁缝都转行做别的工作,而张敦富为了守住这门手艺,就把做衣服改成了修补衣服。
张敦富在修补衣服
别看裁缝店空间很小,但工具可不少。记者发现,店里光缝纫机就有5个。张敦富介绍:“最左边这个是用来给裤脚锁边的,最右面的是用来补光滑布料和针织衣服的;门口这个是最常用的;那个蜜蜂牌的缝纫机偶尔也能用上……”除此之外,缝衣服的线更是有200多种颜色,常用的摆放在桌子上,不常用的堆在了筐子里。
“别看缝补一件衣裳只有三五块钱,我动作快又熟练,一天能赚两三百块。”尽管儿女劝他把裁缝铺关了,张敦富却舍不得,他对裁缝手艺有感情,把别人的衣服补好了他就很有成就感。
张敦富一直保留着老式缝纫机
早上把孙子送上学,张敦富来到店里,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忙时就缝补衣服,不忙就用手机看看新闻。无论刮风下雨,不管天冷天热,他一直守着他的裁缝店。他说:“我闲不下来,我的目标是干到八十岁!”
“年轻人喜欢在网上买衣服,回来发现哪里不合适,花几块钱我就帮他改好了;上了年纪的人比较节俭,衣服坏了修补下还能再穿穿;小孩子调皮捣蛋把校服弄绽线了,我三五分钟也就给补好了……”张敦富表示,这就是他生存的余地,虽然发不了财,却能让他的晚年生活特别充实和满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王塞塞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