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钱包已被"共享"!揭秘"共享屏幕"骗局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21-11-17 10:19:50

如果有陌生人要求与您“共享屏幕”“分享屏幕”,请一定要当心。近期,一种名为“共享屏幕”的新型诈骗形式正在寻找“猎物”。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诈骗往往以“XX客服”“XX商家”等面孔出现,骗取受害者信任“共享屏幕”,实时监控受害者短信验证码等进行转账,甚至上演骗中骗。一旦诈骗得手,骗子便迅速消失,追缴面临不小难度。

诱饵

“退款”薅走6万元,骗小孩解“防沉迷”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每每想起那两三个小时,苏丽就感到难受——因为轻信可以“退款赔偿”,她在与自称某平台“客服”的人开启“共享屏幕”后,被骗走了整整6万元。

“你是苏丽吗?我们是某某客服。您之前在网上买的东西有瑕疵,我们要给您退款赔偿。”当接到这通电话时,苏丽一开始有些迟疑。但由于自己确实在该平台买过该物品,对方又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地址,她很快放下了警惕。随后,那名“客服”询问苏丽是否已经不能查询到订单。她打开软件一看,情况果然如此——那个购物订单已经不知所踪。

“这样吧,我让财务跟你说,具体怎么退款你听她的。”该名“客服”把电话交给了“财务”。而后,“财务”要求苏丽下载一款名为“亿联会议”的软件才能退款赔偿。苏丽下载安装该软件,并输入对方给的会议号和密码,加入了“共享视频”。很快,当她登录某电商平台时,才发现自己在该平台的账号名和地址已被对方修改。并且屏幕上的对方,正在该平台上不断开通网络贷款、而后返回页面,继续开通另一个贷款……此后,“财务”还“指导”她操作,通过支付宝和微信向某个账号里转账。一时间,自己卡里的钱被一笔笔扣掉,手机中的转账短信提示也不断出现。最终,苏丽在焦急、不安和无助中,共被转走了6万元钱。

记者以“屏幕共享”“共享屏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仅在“黑猫投诉”平台,有关各类共享屏幕诈骗的案例,就有近50条。而受害者的被诈骗金额,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在这些被骗案例中,甚至有骗子以“解除防沉迷限制”为由,成功诈骗一名8岁未成年人。

上个月底,8岁的小学生小宁借用父亲的手机,在卧室中玩游戏。在打开一个名为“TT语音”的软件并进入游戏房间后,有人开始搭讪小宁,并不断询问“要不要一起玩游戏”“去下载个软件,我免费送你皮肤”……当听到小宁说自己的游戏账号有防沉迷限制时,对方表示“可以帮助你解除防沉迷”。于是,小宁听信对方的话,下载了某书软件,并与对方开启右上角的“共享屏幕”功能。随后,诈骗者一步步诱导小宁打开微信、支付宝等软件,询问手机验证码等信息,最后刷走15410元。

手段

“耐心”加恐吓,上演骗中骗

与过去电话视频诈骗、添加受害者微信等形式不同,要实施此类新型诈骗,通常会借助带有“共享屏幕”或“分享屏幕”功能的第三方平台实现。而这些平台,有的是市面主流的诸如“XX会议”“XX视频会议”“X书”等软件,有的则是不太知名、少有听说的某些软件。

相比施骗硬件的准备,诈骗者的套路和手段准备更“煞费心思”。除了向受害者抛出五花八门的借口和“诱饵”之外,在诈骗过程中也是软硬皆施,甚至上演“骗中骗”。

小宁的姐姐向记者表示,当初弟弟在整个被诈骗过程中,都是被对方诱导和蛊惑“不要声张”“保密”的状态。“他几乎是一直关起门来在屋里,甚至是躲在家中的衣柜里操作。”小宁姐姐说,由于弟弟平时会用手机上网课,因此当天家人并未警觉有什么异样。即使小宁中途出过卧室,但也始终没有向家长表示什么,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共享屏幕诈骗。

“诈骗者非常谨慎狡猾,会询问对方的年纪、家中是否有人,以及用的是谁的手机等信息。”小宁姐姐表示,8岁的孩子根本不懂什么防诈骗的知识,“骗子太猖狂了,我们在某书的账号也被封了,导致我们现在也无法向警方提交更多证据。希望国家引起重视,避免更多小孩子被骗。”

而苏丽被诈骗的过程,更显示出诈骗者的猖狂狡猾。“当时有一阵子已经警觉可能是被骗了,但对方就说自己保证绝对是‘客服’,不会骗人等等,继续让我跟着操作。”苏丽说。后来,自己表示不愿再共享屏幕时,对方又恐吓说,“已经操作了这么多贷款,如果不继续进行,就会影响征信而让你成为‘黑户’,直接影响到孩子入学……”当听到这些话时,一时间苏丽就被“吓住了”,就跟着诈骗者的节奏操作。

让苏丽气愤的是,当她下决心要退出时,骗子对她使用了最后一招——“骗中骗”。“我不要‘退款’了,你把我转给你的钱还回来。”苏丽对诈骗者表示。听到这番话后,对方很快转给苏丽1万元钱。而后却又表示要抹去贷款痕迹,完全关闭贷款,需要苏丽再转回去两三万。“因为当时想着赶紧让事情结束,就又转回去了一笔钱,结果就完全被骗了。”苏丽说,在自己被骗走的6万元钱中,有三笔转账是从某电商平台内转走的。其余的钱,则是自己被对方诱导从手机银行中划出去的。

背后

号卡或涉非法,得逞立即“消失”

那么,“共享屏幕”骗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被骗风险极高呢?

江苏宿迁网警做过一个实验,当两部手机开启“分享屏幕”功能时,1号手机上的每一步操作,都可以清晰地在2号手机同步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只要在某平台、某软件中与对方开启了“共享屏幕”功能,你在自己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都能看到。包括输入各类密码、手机解锁、打开每个软件等过程。

采访中,记者获得3个“共享屏幕”诈骗者的电话,而后一一拨打测试,发现所有号码均无法正常接通。其中,有的诈骗者电话语音提示已停机,有的则提示暂时无法接通。即使在连续多天里屡次拨打诈骗者电话号码,情况也如此。

“只要得逞,电话很快就会被‘拉黑’。我们去报案的时候,警方就说这些电话号码很可能就是通过非法渠道购买或获得的,根本不是真实的本人电话。”小宁姐姐告诉记者,在本月初立案时,警方已经基本确认,诈骗者的电话号码所属并不是本人。“那一万多元钱的收款,是用了好几个手机号实现的。据说使用这些号码的骗子,一般都在境外活动。”

“他们通常就是打一枪换一炮,电话号码更换得很勤。就记住,如果陌生人需要你下载某个软件,或者打开某个链接,一律不要操作就好了。”不久前刚被共享屏幕骗局“找上门”但成功躲避的市民张先生表示。遇到类似骗局,不用当真就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他呼吁大家,即使是被诱骗中途下载了某个软件,也千万不要点击屏幕共享功能,更不要反馈任何验证码给对方。“我当天是没什么事,跟骗子周旋了一个多小时。耽误骗子一小时,可能就拯救了一个受害者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共享屏幕”功能通常被诈骗者使用的场景是诸如冒充公检法、贷款诈骗、客服退款诈骗、注销校园贷骗局、杀猪盘等诈骗中。而今年,认证官方账号“北京反诈”曾在网络表示,“共享屏幕”骗局中,诈骗分子使用的账号几乎都是购买而来的账号,虽然开户人和账号都清楚,却无法与其本人建立关联,因此警方很难从这些账号找到幕后是谁。“这就是当前为何要在全国推行‘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整治惩戒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的原因。”

对于各类不同类型和“面孔”的诈骗活动,此前国家反诈中心民警曾总结防范小贴士,并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你的钱包已被"共享"!揭秘"共享屏幕"骗局

如果有陌生人要求与您 "共享屏幕 " "分享屏幕 ",请一定要当心。近期,一种名为 "共享屏幕 "...更多

2021-11-17 10:19:50

依法惩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 最高检发布典型

2020年1月1号起,长江"十年禁渔"正式启动,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的执法检查。但仍有人...更多

2021-11-17 10:19:49

主人被隔离,猫怎么办?成都"铲屎官"上门帮忙

新华社成都11月16日电(记者董小红、李倩薇)主人被隔离了,家里的喵星人怎么办?近日,成都高新区石...更多

2021-11-17 08:49:52

新疆检察官解析旅游博主亵渎英烈案:零容忍、必追

"对亵渎英烈的任何行为,我们坚决说不! "新疆检察官解析旅游博主亵渎英烈案□本报记者潘从武近...更多

2021-11-17 08:49:50

"鉴宝师""专家"鉴定了?套路太深!

字画、古玩、钱币、邮票等收藏品,因具有升值空间和艺术价值而广受投资者追捧。近年来,有关收藏品...更多

2021-11-17 05:49:50

11月是"多雾之秋",未来三天仍要防范大雾天气

11月17日白天,江苏大部分地区还是维持以多云为主的天气,夜里苏南南部有小雨光临。更多

2021-11-16 22:19:53

女子接到神秘电话"失踪" 民警及时赶赴现场挽损失

扬子晚报网11月16日讯(通讯员鼓公宣沈忱记者任国勇) "警察同志,我妈妈下午接了一个电话,神神秘...更多

2021-11-16 22:19:52

【视频】 凌晨3点遇交警,妙龄女弃车隧道内狂奔

凌晨3点,一辆白色奔驰突然在玄武湖隧道内停下,一名妙龄女子下车后逆向狂奔,神色惊恐,究竟发生了...更多

2021-11-16 22:19:51

【视频】出站电扶梯上老人头朝下摔倒,民警与工作

扬子晚报网11月16日讯(通讯员郭明慧记者梅建明)11月15日早上6点40分,在南京站出站的扶梯上,突然...更多

2021-11-16 20:49:55

司机山路驾驶经验不足,大货车拐弯不慎发生侧翻

扬子晚报网11月16日讯(通讯员杨昌平记者梅建明)11月16日下午1时许,南京江宁开发区交警中队接到报...更多

2021-11-16 20: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