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建设监理制度是中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中国对外开放、国际交往日益扩大的结果。通过实行建设监理制度,中国建设工程的管理体制开始向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先进管理模式转变。这种管理模式,在项目法人与承包商之间引入了建设监理单位作为中介服务的第三方,进而在项目法人与承包商、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之间形成了以经济合同为纽带,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建设水平为目的的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为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节约建筑工程的投资、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以来,工程监理制度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工程监理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工程监理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我国工程监理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大多数工程监理企业规模较小且资质较低,业务范围往往局限于特定细分行业、特定区域,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随着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下游客户对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大中型监理公司的优势开始显现,因其更齐全的资质、完善的风险控制能力、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完备的人员储备,可以通过行业整合、并购,做大做强,同时更易于在行业内建立公信力,树立行业标杆。
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因素的支持。对于建筑监理行业来讲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监理人员自身进步,从监理人员的角度来看,在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不断发展下,监理工程阶段逐步从以往单一的施工过程阶段上的监理,慢慢发展成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管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水平也逐渐走向国际前沿,其中监理行业对监理专业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体现在监理人员要具备更国际化的视野,熟知当前的建设发展形势,为业主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监理服务。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的发展,监理公司也会出现向高端市场迈进的现象,这就要求监理公司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以及企业资质,只有提升自身整体综合实力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工程监理行业需求分析
工程监理行业是一个技术管理、协调能力、职业道德等要求较高的行业,但国家没有相关有效的政策,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素质;对监理企业的资质管理也存在问题,过多的审批监理企业资质,甚至有施工、房地产开发背景的也能申请监理资质;造成整个行业恶意竞争,工程监理服务费极低,这样监理工程师待遇低,那些真正有能力从事监理的人更多选择别的行业。
工程监理行业现有竞争者之间由于数量较多、退出成本较低等因素面临较激烈的竞争。目前国内工程监理行业竞争环境呈现出以下状态: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激烈,潜在入侵者威胁较大,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较高。目前的替代品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但该类型企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从长远来看替代可能性程度较强,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这些表明工程监理市场处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状态中,每一方力量都不可轻视。机遇与威胁同在,如果能把握好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看清形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就有可能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在国家经济发展由需求侧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建筑业五方责任主体之一的工程监理行业,经过30多年的一线实战管理积淀,已有100多万从业人员和200多家收入过亿元的行业企业,有理由有信心抢抓机遇和资源,适应外部变革,通过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形成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打通全过程的“行业群”,成为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主导力量。
随着建筑业的复苏、基础设施的兴起和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工程建设领域对监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工程建设方面对监理工程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020年,全国共有9900个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参加了统计,与上年相比增长16.9%。其中,综合资质企业246个,增长17.14%;甲级资质企业4036个,增长7.34%;乙级资质企业4542个,增长27.44%;丙级资质企业1074个,增长15.11%;事务所资质企业2个,无增减。
在政策支持与行业态势向好的趋势下,未来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大,监理从业人员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报告分析了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将帮助工程监理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工程监理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工程监理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准确把握工程监理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工程监理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工程监理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