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银行诞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北美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因其业务拓展不以实体网点和物理柜台为基础,具有机构少、人员精、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因此能够为顾客提供比传统银行更便捷、优惠的金融服务。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直销银行经受起了互联网泡沫、金融危机的历练,已积累了成熟的商业模式,成为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已达9%-10%,且占比仍在不断扩大。
互联网是“直销银行”发展的“助推器”,而现时中国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是引入直销银行概念的重要契机。银行谋求发展必须要进行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国外直销银行的兴盛启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开展业务,降低成本,回馈、吸引客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直销银行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直销银行,是指不设线下网点,由银行搭建“纯互联网平台”,在此平台上整合自身存贷汇业务、投资理财产品。与个人网银相比,直销银行突破了本行账户局限,可向他行用户开放,已有60余家银行推出了直销银行。这一经营模式下,银行没有营业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客户主要通过电脑、电子邮件、手机、电话等远程渠道获取银行产品和服务,因没有网点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直销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存贷款价格及更低的手续费率。降低运营成本,回馈客户是直销银行的核心价值。
直销银行可提供线上和线下融合、互通的渠道服务。线上渠道由互联网综合营销平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电子化服务渠道构成;线下渠道采用全新理念建设便民直销门店,其中布放VTM、ATM、CRS、自助缴费终端等各种自助设备,以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多种自助操作渠道。直销银行牌照有利于帮助邮储银行进一步赋能代理网点,网点价值有望迎来重估。
直销银行最大亮点体现在利用手机号、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的交叉验证,从而实现非现场开户的创新上;不足之处在于各家都还处于先期探索阶段,几家直销银行风格单一。此外还体现在产品与功能略显匮乏,主要局限在余额理财、代销基金、存款与转账、信用卡还款等基础银行电子账户功能,与电子银行、网上银行趋同。直销银行账户大多为弱实名电子账户,即使实现了非现场开户,但功能仅限于购买本行及合作发行、代销的余额理财产品,留存资金按活期存款计息,资金进出都只能通过绑定的银行结算账户。支付和汇兑产品被封死,理财产品也多有不足。
2023年直销银行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我国直销银行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继民生银行2014年2月率先上线直销银行后,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紧随其后。与此同时,不少城商行也表现积极,江苏银行、珠海华润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陆续推出直销银行,希望打破地域和发卡行的限制,广泛增加客户。
当前,大部分直销银行都是非独立法人经营模式,主要依托App向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北京商报记者评测后发现,各家银行主要向用户提供的金融产品覆盖存款、贷款、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也有一部分直销银行向用户提供社保、医保、学费缴存、信用卡开卡等特色服务。
银行直销银行货币基金仅有10款左右,可以T+0赎回的仅有1款;理财产品也仅有预期收益型的产品,没有资管新规退出后要求银行转型的净值型产品。代销产品仅有基金产品,无其他银行优质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养老险公司、券商资管等发行的理财资管产品。随着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后续又新增了各类型的投资基金产品、银行大额存单、货币型理财产品等,虽然产品货架得到了丰富、投资客群得到了扩大,与最初几款产品时的影响力也有了本质上的提升,但是始终没有一款可以长期有较好口碑、方便推广,且定位清晰的拳头型产品。
随着金融科技的日益发达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增长,传统金融业务与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先进的金融科技技术相互融合,突破了原有工作时间的约束与办公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以往业务操作复杂、手续繁琐、耗时耗力的问题,借助新技术方便快捷的特点,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或者借助互联网金融,来提升客户办理业务的体验、加速自身的大零售业务转型。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直销银行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