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力信息化简述
电力信息化是指应用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传感等信息技术,结合企业管理理念,驱动电力工业旧传统工业向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型工业转变,为电力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支撑和引领变革的过程。
电力信息化的实现包括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环节在内的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调度、以及实现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电力营销和电力企业人财物、协调办公、综合业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电力信息化主要包括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电力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电力信息基础平台、业务应用和保障体系。电力信息基础平台为电力生产自动化和电力企业管理系统的信息传输和、业务集成提供基础支撑。安全防护、标准规范、浮价考核等措施为电力企业信息化提供坚强保障。
二、电力信息化市场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电力信息化技术,提出了电网自动化、远动遥控等概念,并开展了相关的科研和试点工作。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信息化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国际电力设备制造商开始推出各种电力信息化产品和系统,如SCADA系统、EMS系统、DMS系统等。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预测报告》分析: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技术的兴起,电力信息化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电力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电力信息化市场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转移。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电力信息化领域,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变革和创新。
目前,电力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推进电力信息化建设,以提高电力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供电质量。
我国的电力信息化产业经历了四个时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基石。发展初期,行业发展目标主要是提高电厂和变电站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改进水平,提升处理速度。在专项业务应用阶段,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是主要发展特征;电力行业初次将计算机系统应用在电网调度、发电厂和电力负荷控制等方面上。在此之后电力信息化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进行深度应用,向着企业管理层方向进行全面发展并开展信息安全建设工作。而在现阶段,行业的主要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管理信息化方面,企业资产、集团控制和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展开。总体来看,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已经完成从操作层面向管理层面的发展,并在行业管理层方面开展深度应用探索。
三、行业政策环境
2021年3月12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提出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2021年9月11日,在2021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披露,“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其中研发投入90亿美元,用于突破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
2021年11月,南方电网发布《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建设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若算上国网、南网之外的部分地区电网公司,据此测算,“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预计近3万亿元,高于“十三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2.57万亿元、“十二五”期间的2万亿元。
四、我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势头
2017-2021年,国家电网对于信息化的投资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20年,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信息化总投资金额约为250亿元,为2019年的两倍多。根据国家电网整体投资金额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估算,2021年国家电网电力信息化投资金额约为270亿元,约占国家电网整体投资家金额的5.5%。综合来看,电力信息行业发展势头较好。
我国电力信息化提出时间较早,发展历史较长,并且我国人口众多,地域面积较广,电力基础设施投资较高,电力消耗量较高,整个行业规模较庞大。在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我国软件技术发展较快,电力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较多,行业供给能力较强,行业总体保持着供略大于求的发展态势。
报告在总结中国电子信息化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电子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中国电子信息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电力信息化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