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酱香型白酒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在高峰期一些热门酱香酒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各大酒厂肯定会抓住机会获取更多的利润,同时还在不断扩大产能。酱香酒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粉丝”都是非常忠诚的,一旦习惯了酱香酒的口感,就很难再喝别的白酒,这也是酱香酒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酱香型白酒行业对核心消费人群成规模化的培育已经基本完成,随着核心消费人群传播能力和示范效应的扩大,酱酒的消费人群也在全国范围内规模性的放大,同时极大地扩大了酱香白酒的市场容量和群体。
由于酱香型白酒行业生产工艺特殊,生产周期长(在5年以上),造成目前茅台酒供不应求的局面。更加刺激了消费,造成了酱香白酒的持续走俏,形成了初步的消费潮流。虽然目前酱香白酒还属于"强品牌,弱品类",酱香型白酒行业不断向行业渗透,其消费人群也逐渐增加,酱香酒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将促使白酒行业趋势的变革,酱香型白酒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资料图】
中国酱香型白酒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从酱酒行业产能来看,据统计,2022年,中国酱酒产能约70万千升,同比增长16.7%,约占我国白酒总产量的10.43%。酱酒行业销售额方面,据统计,2022年中国酱酒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100亿元,同比增长10.5%,约占我国白酒总销售收入6626.5亿元的31.69%。就行业利润而言,酱酒行业利润高于其他香型白酒。据统计,2022年中国酱酒行业实现利润约870亿元,同比增长11.5%,约占我国白酒总利润2201.7亿元的39.51%。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酱酒企业数量从2010年350家上升到目前1000家以上,绝对数量增长快,但95%以上酱酒企业规模小于1亿。据统计,2021年中国酱酒市场74%份额集中在酱酒三巨头茅台、习酒、郎酒,其中茅台一家占比高达58%。但茅台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66%下降至58%,郎酒、习酒、国台酒、金沙酒市场份额均上涨,行业集中度下降迅速。
贵州茅台是国内酱酒龙头企业,旗下主要产品包括茅台系列和习酒系列。从公司经营情况来看,2022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276亿元,同比增长16.53%,净利润达到627.2亿元,同比增长19.55%。业务方面,2022年公司茅台酒、习酒营收分别为1077亿元和157亿元。
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素有“千年窖池万年糟”,因此高端浓香白酒的产能瓶颈主要在于老窖池群数量。从酿造周期来看,浓香型白酒经过发酵—蒸煮—取酒—勾调等工艺,前后历时约60天左右,随后瓶储1~3年。清香型白酒采取清蒸二次清工艺,发酵期约28天左右。2020年高景气度下,对于优质酱香酒的哄抢,直接导致坤沙级基酒平均提价幅度超过了20%。因此,高端酱酒的产能相较其他香型显得更为稀缺,未来高端酱酒竞争的实质是老酒的竞争。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酱香型白酒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分析:
截至目前中国的酱酒主要分为四大产区,分别为中国酱酒核心产区——茅台镇产区;中国酱酒黄金产区——赤水河产区;中国酱酒长江上游产区——川派产区和中国酱酒其他产区——湘、桂、鲁等地,“产区体系”初步成型。相比于浓香酒企遍布全国各地,全国酱酒85%的产能、90%的销售额以及95%的利润都在贵州,其中茅台镇作为酿造酱酒的黄金胜地,凭借其独特的气候以及水文特点提供了全国30%的酱酒产能。
在全国市场,白酒品牌的竞争优势来自其品牌声誉、产品质量及口味以及业务经营。在区域市场,白酒品牌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品牌声誉、在特定区域内的消费者喜爱及综合营销能力。拥有优质产品、高品牌知名度及强大营销能力的白酒公司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快速建立市场份额及持续增加市场份额。领先的白酒公司通过扩张及并购不断提高市场集中度。
从政策端看,处于新秩序重塑期,行业准入、标准、土地、环保、安全等要求更加精准和规范;从供给端看,处于新格局形成期,原产地、主产区、基地产区将进一步优化白酒产业布局,加速名企名酒、中小酒企格局调整;从需求端看,处于新消费升级期,年轻群体的个性需求,消费场景的拓展丰富,品质文化的更高追求,将驱动酒企加速转型升级。
于我国白酒行业品牌分化加剧及中国政府《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白酒行业已成功转型,优质白酒品牌广受欢迎。生产技术的持续创新及改善、自动化及信息技术直接影响原酒及白酒的风味及口味。于2021年9月,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该计划促进发酵设备的机械化及智能化建设,并提升整个白酒生产体系的工业化水平。
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酱香型白酒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