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俗文化的概念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相关资料图)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
二、民俗文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多是针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传媒文化、时尚文化而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要阵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俗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兴起,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展演制销模式以及“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简单框架,初步显现出一定的规模化发展与自觉性追求。
中国的元宵节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由元霄而孕萌的元霄灯节和灯会是中国遍及汉民族居住地的重大年节活动。灯会和灯节既是中国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年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贡灯会以元宵节灯会最为著名,场面宏大,灯彩丰富异常。若按类型分,自贡元宵灯彩主要包括工艺灯、座灯、组灯等几种。其中以组灯最具特色,它多表现优秀民间传统、古典名著、神话故事等题材内容,具有大型、群体、联动的特点,这也让自贡灯会成为中华民族彩灯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行业整体恢复情况良好。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营业收入却呈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底,中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营业收入13689.17亿元,同比增长37.3%。
2021年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43%,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2020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28874亿元,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文化制造业增加值为11710亿元,占比为26.1%,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4361亿元,占比为9.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民俗文化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近年来,站在工艺保护的基础之上,贵州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上不懈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产业一次次取得突破与创新。从保护传承,到规模化生产,再到打响品牌,贵州“宝贝”正在走向世界。无论是公共品牌还是个人品牌,都离不开文化梳理、设计服务、营销推广等系列繁复的工作。如今,人们在文博会上看到“贵银”、大方高光彝风漆器、黔东南仰优民族工艺品等特色品牌。还有更多的手艺人也在不断强化自身符号,利用品牌的力量进行广泛推广。
传统民俗虽然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但在市场化环境的压缩下,民俗活动和独立发展的民间艺术团队无奈被迫转型。在官庄镇,皮影戏和花鼓戏便是如此。科学引导,强化规范,培育正向价值观念。城市文化产品往往与现代媒介相匹配,更适应工业化和商业化,更具有传播效应。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文化产业将重整旗鼓再出发,沿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绘制的蓝图,重构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将撬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新生代在互联网大潮中乘风破浪,传统文化机构也随机应变,纷纷上云、用数、赋智,加大新媒体、年轻化传播。在疫情冲击下,线上演出成了传统演出行业不约而同的选择。对于文化产业来说,疫情加速了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倒逼传统文化产业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云展览、云演出、云论坛层出不穷;出版社变身为数据库;读者画像更精准,数据营销锁定消费者。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文化产业及相关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文化市场经营收入将超过2万亿元。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民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民俗旅游产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民俗文化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