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利用直升机的“低空旅游”悄然兴起。作为我国通用航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领域,预计未来直升机“低空旅游”市场规模每年将增长30%-50%,或将成为旅游业发展新“蓝海”。
【资料图】
直升机旅游行业项目主要在一些风景名胜区及城市开展。开展空中游览活动需要使用小型轻便的、平稳安全的、适于超低空慢速飞行的航空器。各国使用的航空器有热气球、飞艇、特制的小型运输机、直升机、用一只手就能提携的“手提式飞机”,还有像自行车一样的靠旅游者自己的脚踏动力推动的“脚踏飞船”等。
我国国内低空旅游资源丰富,通用航空大数据平台显示截至2021年10月,我国已经开辟了98条国内通航短途航线,飞达25个我国的省份。为国内低空旅游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低空旅游具较强的“定点消费”特性,因此对交通便利性和客户体验有很高要求。我国西部的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地,这些地区空域广阔、飞行环境良好,市场需求大,非常有利于开展飞行活动。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直升机旅游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低空旅游作为我国各地区结合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新兴业态,将旅游观光从地面延伸至空中、旅游资源由平面向立体延伸,既能创新既有旅游产品、提升景区品牌形象,更能撬动通航企业和市场营销的合作点,还能使通航运营企业、旅游景区、地方政府和消费者都参与其中构建低空产业生态链,能够促进通用航空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国内开展直升机空中旅游的航线有100余个,具备空中游览资质的通航公司超过百家,单次飞行时间普遍在10分钟-20分钟,报价600元-2500元不等。
政策方面,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通用航空与旅游业结合、鼓励航空消费、在适宜地区开展空中游览活动、推进旅游交通产品创新的利好政策。青海湖、婺源、丽江等地空中旅游项目已初具规模。
直升机旅游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价值
作为旅游交通工具,传统的火车、汽车已早为人们所熟悉并乘坐,但在时间、地点、速度等方面有它的局限性。民航飞机适宜远程出游、公务,但价格较贵,能乘坐者比例很小。而发展直升机旅游交通工具,既方便又快捷,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且价格低廉。
国内低空旅游发展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从北到南,众多城市纷纷开辟了空中之旅。虽然坐飞机出差、旅行已经不再新鲜,但那毕竟受时间、空间限制。随着国家开放低空飞行,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出了私人直升机旅游航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升机旅游不断升温。厦门、珠海、云南、青岛、北京、天津等地都有类似的服务。
低空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品,在低空空域开放背景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旅游产业为了不断满足新型旅游消费需求、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与体育产业、通用航空产业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被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旅游产品。其时尚性、体验性、刺激性等特点正逐渐成为旅游消费需求的焦点之一。
目前,我国在乘坐直升飞机旅游方面尚属空白,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旅游成为大众消费的主体部分,而采用新型交通方式旅游,不仅使游客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相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低空旅游”仍在摸索中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市场初现曙光,但仍然存在运营成本高、部分运营线路盈利困难;空域和航线协调存在较多困阻、景区受气候和季节影响较大,无法常态化运营等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我国低空旅游发展是严重不足的,我国通航旅游飞行占比不足1%,目前全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在政策激励及需求升级双重驱动下,各地纷纷响应中央号召,我国低空旅游产业及产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低空旅游打开通航产业大门,作为一种新业态和高端旅游形式,得到了稳步发展。目前国内低空旅游的潜在消费人群初具规模,未来国内低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直升机旅游行业潜在游客或将达到4.2亿,有望形成585亿元的市场消费规模。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关键攻关阶段,既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资源配置,直升机旅游行业为长期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形成新结构,又需要通过新领域投资增量对冲"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过程中的短期压力。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直升机旅游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本报告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投资者能够充分把握行业目前所处的全球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具体分析该产品所在的细分市场,对直升机旅游行业总体市场的供求趋势及行业前景做出判断;明确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对手,了解市场定位,把握市场特征,发掘价格规律,创新营销手段,提出直升机旅游行业市场进入和市场开拓策略,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