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市场近期回暖,存续规模扩张,破净压力缓释。数据显示,2月,全市场共新发2354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437款,其中理财公司新发产品数量占全市场比例超三成。
(相关资料图)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持续回暖
同时,理财产品的净值修复持续,赎回压力缓释。2月,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4.41%、5.96%,环比分别上涨0.81、1.90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今年经济复苏与资本市场的回暖,也将会极大程度缓解理财产品市场压力,由于理财公司在权益类资产配置及发行权益类理财产品方面较为谨慎,固收类产品仍然是市场的绝对主流。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2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354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437款,其中233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05%,环比上涨0.05个百分点;2121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78%,环比下跌0.05个百分点。
从发行机构类型来看,理财公司发行数量最多,2月理财公司新发831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176款,占全市场理财产品发行量的35.30%,其中161款为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08%,环比上涨0.12个百分点;670款为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79%,环比下跌0.08个百分点。
2 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份数最多的三家公司为信银理财、中银理财、兴银理财,分别发行171份、129份、105份,市占率分别为5.70%、4.30%、3.50%。
下月仍有较强发行需求
自去年银行理财经历多轮的赎回潮后,近期理财市场的回暖情况也受到市场的颇为关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今年经济复苏与资本市场的回暖,也将会极大程度缓解理财产品市场。
根据资管新规,银行理财等产品净值化,就会实时反映出的债券价格。债券价格下跌导致巨额赎回,然后机构被迫抛售债券,价格进一步下跌。但是政策面和市场面在去年底也即时做了跟进调整,市场也随即在今年初趋于稳定。
在债券到期前,债券实际成交价格和票价价格会随着基本面的变化和市场资金供需关系出现一定的背离。在市场恐慌情绪加重的情况下,大额赎回持续,会继续造成理财的被动减持照成债券价格继续下探。而实际市场基本面并没有大的变化,拉长期限看,银行理财净值会保持稳定,实际上理财市场表现也是如此。后续较长时间银行理财市场预计会趋于稳定。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2023年是银行理财完成转型的第二年,在银行理财完成净值化转型实现了95%以后,2022年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净值回撤和21%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后,银行理财经历了风险元年的洗礼,虽然目前银行理财净值回暖、银行理财亏损比例减弱,但银行理财已经由稳健理财完成了向风险理财的转变。
2022年银行理财的表现虽然好于券商资管、信托资管、保险理财,但是只有银行理财出现了巨大的信任危机,从目前的现状看,银行理财投资者不接受才是现在的银行理财最需要面对和改变的难题。
第一,银行理财从稳健理财转变为风险理财,理财投资者难以接受,银行理财如何提升稳健性才是最需要构建的未来
2022年是银行理财的风险元年,但2023年的银行理财风险并没有过去,银行理财净值化完成转型以后,一年内两次净值的大幅度回调已经让银行理财投资者承受了非常大的心理冲击,更重要的是银行理财投资者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银行理财的风险。
本来让理财投资者真正感知“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是一件好事,但是从目前来看,却加剧了银行理财的不信任危机,原因是银行理财投资者虽然可以接受理财有波动、理财有风险,但2022年出现的银行理财风险程度却是银行理财投资者难以接受的,就是说,我可以接受你银行理财有净值波动,但如此大的波动程度是投资者根本无法接受的。
根据相关数据,在2022年银行理财开始第二轮净值回撤的第一周,就有7469只银行理财产品在最近一周发生了亏损,发生亏损的理财产品规模占到所有银行理财产品的51.5%;有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净值回撤幅度甚至超过30%,有一家银行两款理财产品有一款理财产品净值最近一周回撤超过33%,另外一款理财产品净值回撤幅度超过32%,2022年底有21%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亏损。
银行理财如此大的净值波动既被一些理财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已经成为理财陷阱,还有投资者调侃认为:买银行理财买出了炒股票的感觉。这种对银行理财净值波动的不接受是银行必须面对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银行必须从完全放纵的风险理财模式通过强化银行理财投资风险机制的重建,真正实现银行理财风险的可控性和银行理财净值波动的有限性,这才能够挽回银行理财投资者的信任,否则银行理财前途堪忧。
第二,银行理财从保本到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可能会亏损,但众多银行理财投资者明确“不保本的银行理财不再购买”
银行理财在2022年底仍然有21%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这让银行理财一起安身立命的稳健根本已经不复存在。银行理财从开始发展到百亿规模占30%,根本的优势就是稳健,虽然银行理财收益在所有的金融机构理财中是最低的,但由于银行理财的稳健特性仍然赢得了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青睐。
但2022年银行理财转型以后两大稳健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一是打破了银行理财投资的资金池管理,银行理财收益没有再调控的余地和空间;二是不允许购买银行信贷资产,导致银行理财已经不再具有稳定的投资资产的优势,从而银行理财从稳健变成了与其它金融机构理财一样的风险理财。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既然所有的金融理财风险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要购买和投资银行理财呢?
更重要的是,银行理财的客户都是银行存款客户转变而来的,基本上属于稳健型的客户,这与以前的银行理财定位是一致的,而与现在银行理财风险理财的定位出现了巨大的反差,这也导致很多银行理财投资者明确表示,“不保本的银行理财再也不买了”。
银行理财的投资者大多数是银行的存款者,接受亏损的能力是非常弱的,银行理财投资的87%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R1R2等低风险理财产品,这也说明银行理财投资者基本上是稳健型的投资者,可以接受和面对银行理财的低收益,但完全无法接受银行理财在低收益的同时出现高风险。
《2023-2028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