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业是我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馆是会展行业上游市场 中国展览业作为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疫情影响下,中小型会展公司将面临整合和大洗牌。一些实力弱的会展公司将面临生存压力,运营成本增加、广告宣传加倍、同质化展会竞争严重、大量展会延期或因招商不利取消势会引发展商和观众双流失,相当多的展会方入不敷出,一些有实力的主办方开始进行收购、整合、合作抱团等动作,展览行业将迎来新的变革。
2023展览馆行业市场投资策略预测 展览场馆智能化建设成为新方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中国展览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展览场馆不管在规模还是自身运营服务能力上都展现了跻身世界前列的实力和能力。作为国内展览场馆的重要代表之一,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通过多年的创新与实践,在运营和服务能力上也多次得到全球展览行业的认同。近日,在“2022 UFI Operation and Service Award”(2022 UFI运营与服务奖)的评选中,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凭借自身优秀的运营能力以及在决赛竞演中的出色发挥,获得全球前三的佳绩,成为本届UFI运营与服务奖前三当中唯一的亚洲场馆。
从举办数量在30个以上的展览馆来看,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会数量最多,在126个,其次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展会数量为98个,从企业分布来看,发展情况较好的展览馆,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地。从展览馆集中的地区来看,江苏地区展馆数量最多,占我国的11.3%,,广东地区排名第二,占我国数量的10.6%,全国前5强的地区,共占我国的49.5%,整体来看,我国展览馆的分布,还是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
场馆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运营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及数据挖掘等方面。通过一流的运营、管理、服务和体验,配合智慧生态平台应用建设,最终实现国际一流智慧展览馆的目标。智慧场馆不仅涵盖了场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还能够全面对接主办方、参展商、观众、员工、政府、服务方等众多相关方。目前,各大展览逐渐淘汰纸质入场券,开始使用二维码等电子形式的入场码,附加服务业更加完善,智能化成为展览场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带给展览业无限发展机会。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展览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
展览业,狭义的展览业专指展览,由于展览与会议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来举办,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展览业多指展览与会议的综合体,即会展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成长到中级阶段以后,伴随着商业、服务业的快速扩张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会展的概念是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变化和会展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展览馆区域结构不均衡。展馆总量过剩的同时,上海、北京等地仍以大型展馆规模不足而制约发展。此外,国内部分城市中展览馆发展方向不够准确。定位不清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现象还比较严重。
除了地区馆际之间,或类似场馆之间的竞争外,在经济全球化态势的影响下,出现大馆办分馆及异地办馆或者采用“流动展示”、“全球巡演”、“主题稀释”的方法走向其目标客户所在地的情况,也极有可能出现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展览资源进人我国的展览领域,展览馆的整体形象识别显得更为重要,社会公众对其品牌的认可与否相当关键。就展览馆的现状而言,馆与馆之间的展项重复相对较多,彼此的“辨别度”并不高。大馆占据资金规模方面的绝对优势,“此诚不可与争锋”是一个基本现实,中小馆要想在展览馆之林中占一席之地,必须具备其独特的“个性”与有别于其他场馆的文化内涵。
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展览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