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全国多地推出各类促进家电消费政策,鼓励家电以旧换新。同时,行业协会也在积极行动。今年4月份,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启动百城千乡万户家电惠民收旧焕新潮活动,促进家电以旧换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不少家电生产、销售企业以及电商平台,都推出了各自家电收旧换新优惠活动。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下,家电市场正迎来新一轮以旧换新高峰。苏宁易购发布的数据显示,通过在北京、深圳、天津等百余城市开展家电3C惠民补贴、以旧换新服务等活动,苏宁易购门店换新订单环比增长87%,消费电子以旧换新业务环比增长65%。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废旧电器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显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曾推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消费刺激政策,形成了家电普及性消费高峰。如今,大批家电产品已进入更新换代的节点。
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家电保有量已超21亿台,2022年预计报废量将超2亿台。这当中绝大部分是2009~2013年开展的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等消费刺激活动后集中进入报废期形成的。
废旧电器行业市场投资前景
一台废旧空调可拆解出55%的钢、17%的铜、11%的塑料、7%的铝,拆解出的这些材料经过加工成为一种循环新材料,可以用在杯子、汽车等产品上,其中一台废旧空调拆解出的铝材可以制造190个易拉罐。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测算,2020年,彩色电视机居民保有量为5.8亿台,电冰箱5.0亿台,洗衣机4.7亿台,房间空调器6.0亿台,吸排油烟机3.0亿台,热水器4.4亿台。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是典型的集资源性、污染性于一身的固体废物,其成分十分复杂,含有超过700种物质,其中既包括铜、铝、铁、塑料、稀贵金属等具有较高资源利用价值的材料,又包括铅、汞、镉、铬等重金属、消耗臭氧层物质以及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例如,把手机电池回收积攒到1吨,就可提炼出200克黄金。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家电生产国与重要的消费国,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不管是回收,还是拆解,每个环节所创造出的市场规模都将达到千亿级别。
废旧电器行业竞争分析
近年来,传统家电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由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家电保有量已超过21亿台,以空调为例,全国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空调拥有量已从2013年的70.4台增长至2020年的117.7台。
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和拆解相关企业总量3388家,现存2044家。从年度分布上看,2018年新增317家废旧家电回收拆解相关企业,同比增加46.8%,是近5年注册量增速最大的一年;近两年,废旧家电回收拆解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急剧减少,2020年、2021年分别同比减少21.1%、35.6%至250家、161家。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增60家废旧家电回收拆解相关企业,同比减少42.9%。
在政策支持方面,《通知》明确,优先支持责任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建设;将完成回收目标并达到国家有关管理要求的责任企业纳入家电生产企业“绿色责任名单”,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审批时优先支持。
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这得到家电龙头企业的积极响应,它们正在探索绿色回收的新模式。
除了美的,格力、TCL、海尔等家电巨头,也都纷纷加速布局废旧家电回收体系。
格力电器在珠海、长沙、郑州、石家庄、芜湖、天津布局了6个再生资源基地。目前,其拥有废旧家电拆解资质能力超1300万台、汽车拆解资质能力9.4万辆,以及再生塑料加工能力18万吨、废线路板处理资质能力6万吨。2020年回收处理废旧家电700万台套。
拆解工厂对回收的废旧家电先进行物理拆解,回收塑料、铁、铜、铝、玻璃等可再生资源,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对于废线路板、制冷剂、润滑油、荧光粉等有毒有害物质,则交由下游有资质的危废处理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置。目前TCL两家拆解企业的废旧家电年处理能力达469万台,累计拆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超3100万台。今年TCL投建智能化、自动化的拆解基地,预计2024年处理量可达700万台,比2022年增长52%。
我国已经搭建起了涵盖设计、采购、制造、物流、回收、处理各个环节的EPR制度(即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从未来行业规模来看,若能实现按照理论报废量实现家电回收。以2019年基数测算,空冰洗、电视机、热水器5大品类的仅仅家电回收环节的直接产业规模就可达到约250亿元。除了回收环节,下游拆解也是巨大市场,而由于家电回收间接创造出的更新需求市场规模预计也将达到千亿级别。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废旧电器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