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造福于民,还会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目前,X射线、γ射线、中子等探测技术在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客运和货运安全检查中早已不再鲜见。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核磁共振、核四级共振等“指纹式”高精度检测技术,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其中,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是核技术在公众安全领域最成功的应用,已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多项国际重大活动的安保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融合了双能材料识别技术和螺旋CT扫描技术等尖端科技的CT型行李/物品检查系统,可用于探测固体及液体爆炸物、检疫性违禁品等,并实现自动报警,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更低的误报率。
(相关资料图)
2023核技术行业应用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
中国的核技术起步较晚。195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建成了中国第1座重水反应堆和第1台回旋加速器(即“一堆一器”),开创了中国核技术应用的先河。原子能院依托重水堆成功生产出了24Na、32P、35S、60Co等33种放射性同位素,并于1978年首次利用回旋加速器制备出了放射性核素钋-208。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反应堆、加速器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核技术应用也获得了飞速发展。
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自“十三五”正式纳入国家加强前瞻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及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按照15%~20%增长速度计算,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年产值有望于2023年突破万亿。核技术应用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医学、农学、工业、公共安全领域、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具备所有医用能量档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开发能力,在辐照加速器领域,S波段直线加速器的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已出口到国外,各类高压型电子辐照加速器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在无损检测加速器领域,研制水平引领国际发展,相关设备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核技术行业应用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核技术(nucleartechnique)是指以核性质、核反应、核效应和核谱学为基础,以反应堆、加速器、辐射源和核辐射探测器为工具的现代高新技术。具有高的灵敏度、特异性、选择性、抗干扰性、穿透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亦为自然科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开拓的重要交叉学科有核农学、核医学、同位素地质学等。此外,它在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位置。
核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取得创新发展的动力之一。目前在工业应用上已实现了工业辐照、核子仪与放射性测量、工业射线探伤等“三个突破”。工业辐照,又称辐射加工,是指利用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效应,对物质和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种核技术。如利用工业辐照技术对医疗产品、血液产品等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使其具备低烟、耐高温、不易老化等优点。
核子仪是一种测量装置,由一个带屏蔽的辐射源和一个辐射探测器组成,利用同位素放射原理实时检测土工建筑材料的密度和湿度。常用于施工现场快速检测建筑材料的湿密度和含水量。完成一次检测通常只需要1分钟或更短时间。核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首先的功用就是可以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可以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α、β、γ和中子射线及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照射农作物的种子、花粉、植株等,引起农作物内部遗传基因的改变,经过人工几代选择和培育,便可获得新的优良品种。”
想要了解更多核技术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核技术行业应用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