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环保认识度的提高,全球对于可降解塑料的推广早在20世纪初就逐步开始。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于2011年前后,先后禁止使用或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袋。德国对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给予税收优惠。美国加州、旧金山等各地也先后出台相关法令,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的生产或销售,同时联邦政府给予可降解塑料袋相关优惠政策。可降解塑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国内可降解塑料将进一步推广
为了减少塑料垃圾,韩国自2019年开始禁止大型卖场销售一次性塑料袋。从24日起,韩国再次扩大了一次性用品禁用范围,禁止便利店、面包房提供或销售一次性塑料袋,此外,在餐厅、咖啡店等场所不允许使用纸杯和塑料吸管等一次性用品。韩国知名化妆品生产商还首次实现了用纸质包装代替塑料化妆品容器的商用化。韩国环境部决定实行一年的过渡期,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对于违反规定的情况,暂不处以罚款。
(相关资料图)
塑料自问世以来,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包装行业和一次性制品行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其巨大的使用量和废弃量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白色”污染,包括河流污染、农田地膜污染以及海洋塑料污染。据统计,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0亿吨塑料制品中,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12%被焚烧,其余79%最终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流入自然环境中;据推测,到2050年,全球塑料产量将超过340亿吨,废弃塑料的产量将为120亿吨。目前全球每年用掉的塑料袋多达5万亿个。
传统塑料之所以会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根本原因是其超长的降解时间,而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相比最大的优势便是降解时间短,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早在2007年便出台相关法律,对购物塑料袋的使用进行了限制。2020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其中提出:应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降低应用成本,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由此可见,我国将可降解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作为解决塑料污染的方案。
2022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分析
据统计,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0亿吨塑料制品中,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12%被焚烧,其余79%最终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流入自然环境中;据推测,到2050年,全球塑料产量将超过340亿吨,废弃塑料的产量将为120亿吨。目前全球每年用掉的塑料袋多达5万亿个。
传统塑料之所以会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根本原因是其超长的降解时间,而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相比最大的优势便是降解时间短,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是塑料消费大国,塑料消费量所占比重达15%,在塑料污染的高压和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可降解塑料替换率逐年增加,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
我国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原则,是以减量化、可循环、可回收、易回收、可降解为指导,开发和推广符合性能标准、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和替代产品,从产业政策角度看,我国的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得到了稳步发展。
目前国内的PLA、PBAT已经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并且还有大批生产线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中,PHA、PCL、PPC等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应用量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在一系列绿色生产和消费领域出台了大批法律法规和相关措施,大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塑料污染治理和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广东省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邮政快递、餐饮外卖、展会活动、宾馆酒店等重点领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现象大幅减少,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保有量达到200万个。
随着国内外更多政策的逐步出台、实施和完善,人们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国内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创新、检测评价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
市场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可降解塑料产能为67万吨,需求量为91万吨左右,国内可降解塑料市场存在着大约25万吨的供给缺口。
受益国家政策推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达189亿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府推动可降解塑料渗透进一步上升,预计我国2022-2025市场规模将保持稳步上市,到2025年将超过500亿元。
《2022-2027年中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