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菊科、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分布广,在中国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艾草产业市场需求 艾草产业营销模式分析
(相关资料图)
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随着艾草的产业化发展,对艾草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据相关调查,我国现有艾草170余种,被称为艾叶的同属植物有20多种,可谓品种繁多,蕲艾、北艾、红艾、海艾等,形态各异、株高不等。如今,这个有着2000多年种植历史的小小艾草,一跃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除了传统的农户种植,通过直销或分销渠道销售艾草,以及艾草加工商生产艾制品之后再销售的商业模式以外,“政府+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成为近些年来艾草行业的主流商业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艾草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形成“一条龙”,使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艾草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预测报告》显示:
艾草行业以野生艾草、家种艾草并存。过去市场中,供应的货源以采集野生艾叶为主,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资源逐渐锐减(药农使用过量、过度开荒、野蛮式采收),家种逐步发展起来。现在市场供应的有野生品和家种品,以野生品种为主,每年的3-4月为栽种期,当年5-9月为产新期,其中在端午节前后采收的艾叶有效含量最高,因为此时的挥发油含量达到最高值。家种发展快速。除新疆、西藏外,艾草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近两三年副产区兴起较多,种植规模小,而且比较分散,如副产区四川、贵州、陕西、云南、湖南、甘肃。
近年来,艾叶价格逐步上涨,引发家种狂潮,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等多地积极发展艾叶种植,2015年以后艾叶行情逐步走高,家种艾叶进一步发展。目前家种种植规模虽大,但家种品质较差,单产量并不高,野生货还是存在明显优势。近年来我国艾草市场产量也在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艾草行业产量达到约16.8万吨。
如今产业竞争较大,仅河南南阳艾草全产业链注册公司就有1029家,包括加工企业326家、销售企业547家、艾灸馆26家、艾草行业技术培训机构4家;网络电商遍及全国各地,预估3000余家,其商户80%在南阳,年销售额达80亿元,带动艾草种植20万亩,野生艾草开发利用12万吨,促进近10万户艾农增收。
本报告在总结中国艾草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艾草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艾草行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艾草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