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中强调,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火电与核电机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兆瓦级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逐步成熟;氢储能、热(冷)储能等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取得突破。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资料图】
国内新能源发电规模大幅增长、锂电池成本持续下降推动下,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截至2021Q3,国内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3.635GW,同比增长11.2%。未来五年,随着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推广,电化学储能行业将面临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2022年1-2月,国内储能订单涉及项目就有6个,涉及金额超9亿元,规模超3GWh。
新型储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发展前景分析
新型储能的重要应用场景为新能源配套储能系统,针对新能源消纳和系统调峰问题,提升新能源并网友好性和容量支撑能力,以破解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电网控制难题。
方案中强调,加大“新能源+储能”支持力度。在新能源装机占比高、系统调峰运行压力大的地区,积极引导新能源电站以市场化方式配置新型储能。在新能源发电持续推进的同时,新型储能作为重要的配套设施,有望同步加速发展。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丰富,根据CNESA数据,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增速提升至91%,而2019年装机增速只有59%,带动储能逆变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他技术路线上,熔盐储能规模进一步扩大,投运项目累计占比达1.5%。
此外,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也是新型储能技术装备攻关的重点方向。2021年10月,我国首套1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贵州毕节并网发电,也是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国家示范项目。有研报认为,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储能周期不受限制、不依赖化石燃料及地理条件等优势,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长时大规模储能技术。
储能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走高
储能电池的成本占整个储能系统成本的50%以上,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持续走高,导致下游储能产业成本进一步承压。锂电池原材料未来一年大概率将高位震荡,储能锂电池成本未来一年上涨15%-30%;2月,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导致四大关键材料价格难降。其中,LFP材料均价达16-17万元/吨,负极材料均价达3.5-4.8万元/吨,9μm湿法隔膜均价达1.3-1.55元/平方米,电解液均价达10-12.05万元/吨。
据生意社监测数据,3月18日电池级碳酸锂处于49.96万元/吨。2021年12月18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尚处在24.8万元/吨左右,三个月涨幅高达101%。而2021年初,碳酸锂价格尚不足6万元/吨,至今涨幅超700%。
2022年1月,锂盐和材料厂商陆续检修,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产量均环比下降3%。此外,有分析认为,此轮碳酸锂价格暴涨不乏炒作因素,有部分锂盐供应商和中间贸易商囤货惜售。
不过,碳酸锂价格涨势正不断放缓,企业调价幅度也有所降低。生意社表示,目前供应端产量开始增长,青海地区部分产量得到释放,碳酸锂紧张局面有所缓解。而下游材料厂本月采购也基本完成,对高价锂盐采购态度趋于谨慎,市场成交较少,多数厂家以观望为主。
疯涨的锂价已引发监管层的注意,工信部3月18日晚间发布消息称,为做好锂资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装备工业一司会同发改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分别于3月16日和17日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
未来新型储能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