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可降解材料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可降解塑料龙头股有:亿帆医药、彤程新材、丹化科技、道恩股份、美联新材、瑞丰高材、仙鹤股份、锦盛新材、金发科技、银禧科技、华信新材等。可降解材料是在一段时间内,在热力学和动力学意义上均可降解的材料。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可降解材料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显示:
全球可降解塑料袋的产能呈现出品种分散、产能规模小、集中度较低的特点,目前主要量产的可降解塑料产能主要是PLA、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和PCC。
欧美在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消费量中占比高达55%,主要原因是美国、意大利、法国等欧美国家于2011年前后就陆续出台了“限塑禁塑”政策,出台时间早,政策力度较强;此外,这些国家逐步完善了堆肥设施等生物降解塑料的配套设施,为生物降解塑料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基础建设支持。此外,2018年开始,澳大利亚、印度、蒙古等国也陆续出台了“限塑禁塑”政策。另一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自身原料产能不足的问题,但也让我国成为了部分发达国家塑料废物的重要出口目的地,对我国自身的环境保护造成了较大压力。
现阶段市场上提倡的生物降解塑料是全降解塑料,可以在土壤中完全降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到现在为止,全球研发的生物降解塑料多达几十种,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羟基烷酸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内酯)等合成这些材料的单体或者天然高分子材料等。
生物降解塑料中游产品主要包括餐具、薄膜、膜纸、快递袋、服装、塑料胶带等。生物降解塑料下游主要应用于包装、农业、3D打印、现代医药、纺织业等。
PLA、PBS、PBAT、PHA是生物降解材料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包装、纺织和农膜领域中,PLA和PBS消费量最大;在一些高附加值领域中,PHA在医用植入材料中使用广泛。
报告在总结中国可降解材料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可降解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
更多行业调研分析,可点击查阅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可降解材料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