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有近2万家从事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的涉参企业,但却是典型的小而散,没有一家大型、著名品牌的龙头骨干企业,以致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只能依附于韩国等外资企业或强势品牌。虽然中国人参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但是,中国人参总产值却只占世界人参总产值的很小一部分。中国人参的产量与产值相差十多倍。如此现实,便形成了中国人参“高生产量、高出口量,相对低产值”的格局。目前,中国人参出口到韩国,经过加工后售价是进价的十倍以上。
人参市场出口现状及未来市场发展方向分析
数据显示,2017-2019年,我国人参行业净出口量和净出口呈现波动变化,但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人参行业出口数量为3578.95吨,出口额达到13854.95万美元。2020年1-3月,中国人参行业出口数量为557.72吨,出口额达到1984.65万美元。
2019年,我国人参出口国家/地区较多,达到44个。按出口量来看,出口日本的人参共计1091.97吨,占2019年总出口量的30.51%,排列第一;其次是中国香港,其出口数量为1068.99吨,占2019年总出口量的29.87%。
中国人参出口的贸易方式主要分为一般贸易、保税监管场所进出货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来料加工贸易;其中,一般贸易为主要出口贸易方式,其出口数量达到2702.91吨,占总出口数量的75.52%;其次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其出口数量达到810.55吨,占总出口数量的22.65%。
中国共有23个省市向外出口人参。从出口数量角度来看,广东省的出口数量达到1232.46吨,占2019年总出口量的34.44%,高居首位;其次是天津市和吉林省,出口数量分别为628.56吨和539.50吨,分别占2019年总出口量的17.56%和15.07%。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人参市场发展调查及竞争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人参,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
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随着全球范围内"回归自然"浪潮的涌起,以及人们对化学药品副作用的深入认识,使国际市场中天然药物的用途和影响不断扩大,天然药物的优势和特色也越来越被世人重视,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加之人类疾病普的改变和医疗模式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新模式,使得传统中医药更加倍受青睐。天然中药材以其"安全、有效、价廉的特点"顺势而起,有了迅猛的发展,人参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之一,需求不断扩大,国际贸易量大幅增加,价格回升。当前我国从事人参食品及提取物生产的专业厂家少,规模小,品种单一,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据调查,目前我国人参食品、保健品的生产尚处在起始阶段,人参消费大多以原料参为主,深加工人参产品市场很少且无品牌优势效应,发展人参深加工产品大有市场可为。
人参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人参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人参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更多行业调研分析,可点击查阅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人参市场发展调查及竞争格局分析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