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现代经济社会中,举办体育赛事已成为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形式与手段,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显著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经济层面出发来讲,体育赛事可以拉动城市地区的建筑、旅游、商业、金融、保险、信息技术、交通、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社会财富的创造,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其经济地位显著。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超6.7万家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体育赛事活动策划相关企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比89%,注册资本200万及以下的占比超60%。地域分布上,上海有近1.8万家,占比27%,其次是河南和广东,有近4,700家,位列二、三位,甘肃省有近350家。
体育产业链上游赛事资源,主要包括国内职业联赛、大众体育赛事和国外核心赛事,其主要收入来源以企业赞助、广告赞助、联赛分红和票务收入为主。体育产业链的中游媒体传播,则主要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主要的收入来源为体育赛事付费内容、体育相关的衍生节目和体育用品的销售。体育产业链的下游衍生产业,分为传统渠道和新兴渠道,主要的收入来源为体育彩票、体育旅游和健身培训。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6年中国体育赛事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分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许多政府部门制定了体育产业发展计划,许多城市已经越来越多地把体育赛事纳入了思考范畴中。这既是体育赛事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被认同和接受的结果,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可持续地发展地区经济的内在要求。
国际赛事和国内区域性赛事IP快速发展
从目前我国体育赛事的构成来看,调研结果显示,超过40%的赛事公司/俱乐部将国际赛事作为其日常的主营赛事,这也是数十年来中国体育和国际赛事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的结果。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在国际体育产业中的地位愈加显著,早已入局的NBA、英超联赛等国际顶级商业联盟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粉丝群体,版权价值水涨船高。
此外,随着我国大众逐渐提高对健康生活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对"全民健身"的大力提倡,马拉松、乒羽赛事、棋牌等参与门槛较低、大众普及度较高的赛事已经在我国国内如火如荼的展开,32%左右的赛事公司将目光放在国内的区域性职业赛事或大众参与度较高的业余赛事。
整体来看,我国国家级赛事IP价值仍待释放。从我国过去的赛事体系来看,绝大多数由国家队或省队参与的国家级赛事都会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其掌管下的各个协会负责运营,市场化程度并不高,社会企业参与赛事运营的程度有限。
想要了解更多体育赛事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6年中国体育赛事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