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压减92.14%
日前从教育部获悉,在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艰辛努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原12.4万个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压减率为92.14%,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率为87.07%,“营转非”“备改审”完成率达100%。
校外培训作为校内教育的补充,校外培训满足了家庭“补差性”和“培优性”的教育需求,提供了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服务,在创造社会财富、解决社会就业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校外培训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美好教育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双减”政策的到来,及时刹住了校外培训机构飞奔的快车。近两年,校外培训的需求量减少,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倒闭是大势所趋,因此,各校外培训机构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寻找出路才是长远发展之计。
当前教育技术创新与新业态、新模式融合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一些线上培训机构,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探索成果,应当将业务从面向学生转向面向学校,从服务校外转向服务校内,为校内提供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系统、教师作业批改系统、学情分析诊断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师生个性化匹配系统等。
《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竞争提供、择优遴选”的机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积极鼓励企业投入资金,提供优质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
中国培训行业的总体概括为快速发展、质量提升、竞争加剧,但原创依然薄弱,整个行业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由于培训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因此整个行业的培训机构较多,培训供给资源丰富;在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指引下,民办培训机构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就业训练中心面向社会各类人员开展了初、中、高级、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培训,并负责跨省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和“双转移”人员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转岗培训工作。
“双减”意见主要集中在K12学科类培训,素质类和成人职业类的培训机构受影响较小,以K12教培为主要业务的机构未来或许面临转型。
2022年校外培训将实现常态化监管
教育部近期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指导各地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抓紧明确主管部门,实现常态化监管。
目前,浙江、天津等地已先行探索建立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制度。1月17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浙江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试行)》,对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设施条件、从业人员、教学要求及培训材料、审批登记、资金监管等多个方面作出明确要求。
想了解更多关于校外培训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报告《2021-2025年中国校外培训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热点报告推荐:
2022-2027年线上投资教育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