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2025年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进一步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形成适度超前的城市充电网络,到2025年,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全市车桩比不高于2∶1。建立以信息高水平互联互通、智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健全、统一有序惠及民生为特色的新型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行业发展“五个转型”。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气化的浪潮到来,以往汽车制造商剥离零部件制造业务、依靠外部供应商的情况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各大车企正在试图进一步控制电动汽车的供应链,一方面和原材料生产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也在投资一些生产电池用化学品的设施。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行驶的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由于其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因而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但技术尚不成熟。
2022电动汽车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随着汽车制造商推出更多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以下简称NEV)市场明年有望反弹。不过,这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中国一直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并出台了相关生产配额政策。但由于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削减,导致此类车辆价格攀升。充电基础设施的改善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在明年实现销售复苏。另外,随着更多汽车制造商的加入,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不断下降也将成为另一个主要推动因素。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及规模效应的推动,电动汽车的成本有望在两年左右迅速下降,远低于内燃机车型。
由于全球环保标准趋严和消费者需求提高,多国纷纷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电动汽车技术研发,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和生态建设。从目前发展趋势看,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仍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一方面,各国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力量不断完善产品、产业链布局,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创建零排放区、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等,来改善空气质量和民众生活。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截至2021年12月,全国范围内充电桩数目达到261万个,较2020年1月增长了110.5%。充电站虽大幅扩建,但2021年的车桩比较2020年略有上升,从2.37:1上升至3.00:1,意味着充电桩的扩建速度不及电动车的快速渗透。在电动车有望继续渗透的背景下,为保持基础设施的完善,预计2022年充电桩的扩建速度将持续提升。
随着各国汽车产业形态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之间相互赋能,未来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发展趋势。据国外分析机构预测,到2030年电动车型销量预计将占到全球新车销售的一半。
电动汽车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生产分析(生产总量、供需平衡等)、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组群、竞争因素等)、产品价格分析、用户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主导驱动因素、行业渠道分析、行业赢利能力、行业成长性、行业偿债能力、行业营运能力、电动汽车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子行业分析、区域市场分析、行业风险分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相关的经营、投资建议等。报告研究框架全面、严谨,分析内容客观、公正、系统,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市场前景如何?2022年该行业的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相关推荐
2022版纯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专项研究及投资价值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