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32%
数据显示,2022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34.7万辆,同比增长132%,环比下降27%。同时,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16.2GWh,同比上升86.9%,环比下降38.3%。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1年12月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节点,形成高增长、高拉升的情况。从历年看,每年1月零售量较前一年12月环比降幅均较大,目前27%的环比下降仍是较好表现。
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镍钴锂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镍钴锂行业整体呈供需两旺格局,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进口明显增加。2021年,电解镍、电解钴现货均价分别为13.7万元/吨、36.3万元/吨,同比上涨25.6%、40.1%;碳酸锂、氢氧化锂现货均价分别为12.2万元/吨、11.3万元/吨,同比上涨177%、117%。截至2月16日,电池碳酸锂市场均价为41.4万元/吨,较今年年初上涨超35%,工业级碳酸锂市场均价为39.3万元/吨,较今年年初上涨近40%。
我国乘用车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从中长期来看,影响车市的是人口结构,2020年乘用车市场80后和90后占比80%;到了2025年,00后和90后接棒会成为主力,占比65%。但是从总量上,90后比80后少了5000万,而00后比90后少三四千万,因此整体车市可消费总量会大幅降低。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动化等新技术的兴起,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变革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着传统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传统汽车制造的价值链面临格局重塑,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正逐步成为未来汽车的全新定义。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世界共识,各个国家也相继健全了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又好又快发展,车企的重组与合并很重要,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所以合并是一个双赢,这个战略不仅是在国际汽车市场获得了成功的经验,我觉得国内也是成功的经验。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是亏损之后卖资质或者停产,合并企业较少,未来合并重组是国际和国内汽车行业的大趋势。
在“双碳”背景下,汽车产品在碳达峰过程中具有极大的特殊性,汽车产业链是碳达峰最具挑战性的。因此要在促进汽车消费的内循环促消费国策基础上,实现碳达峰必须力推新能源。综合测算,要确保2030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在50%左右,同时控制传统车的油耗加速下降,才能实现汽车行业全面碳达峰。
想要了解更多乘用车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乘用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