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构建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加大动力电池无损检测、自动化拆解、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
2021年全年,普通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在乘用车市场的合计份额达到18.3%,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保持10%以上,并逐月扩大(前2月为10.36%,前3月为11.92%,前4月为12.60%,前5月为13.10%,前6月为13.91%,前7月为14.65%,前8月为15.56%,前9月为16.4%,前10月为16.98%,前11月为17.61%),8月过后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成功突破15%,全年累计份额已超过18%。这其中,纯电动车份额达到12.73%,占比最大,表现最为抢眼。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投资规模
图表:2017-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投资规模分析(亿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会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进入该行业,动力电池行业也将会的到带动。
二、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2017-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分析(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给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带来需求。
三、动力电池回收总量及经济价值分析分析
图表:2020-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总量分析预测(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商业模式仍需不断完善,整体回收体系仍需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较为规范的参与者包括动力电池(或材料)生产商、专业第三方回收企业、行业联盟等。国内主要参与电池回收的正规厂商多为第三方回收企业,且同车企合作开拓回收渠道。通过与汽车厂商合作,电池能够迅速返回回收工厂,预计未来产业链上下游战略联盟与合作将更加深入。
想要了解更多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