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 经过改革开放以后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业监管,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新型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新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世界上先进国家拥有的金融机构,我们大部分都建立了。金融机构不仅种类非常齐全,而且数量十分庞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重要的是,除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外,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基本都实行股份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严密管理,机构运作效率明显改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纷纷加码金融科技研发,推动金融服务在数字化时代更新迭代。其中,央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已落地北京、深圳、苏州三地。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布局也在提速,建行、工行、中行、交行、农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已经开业。此外,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同步加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运用,助力实现普惠金融以及强化风险管控,而这也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既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延伸银行纵深服务,中央和地方均提出了“利用金融科技打造供应链金融场景,助力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供应链发展的重视及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与两者紧密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供应链金融也屡屡出现在政策文件中。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金融产业前景分析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要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体现了在国家层面对供应链金融的重视。
201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4.42万亿元,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预计超25万亿元,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当下,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不断渗透到金融市场,未来供应链金融业务将有望爆发。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从产业链中来、到产业链中去,不断夯实和优化产业链的生态金融,发展高质量供应链金融对打造高效率供应链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历经20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供应链金融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体系日臻成熟,但产品与业态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止。在金融科技特别是产业互联网浪潮的赋能下,这种趋势加深了产业对数字金融的呼唤与渴求,从而为数字供应链金融开拓了一片“蓝海”。
2021年以来,上至国家,下至各级地方政府,不间断推出政策进行引导,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蓝图逐渐明晰。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单独提出,要“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近日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探索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深化供应链改革路径。
供应链金融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中小企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当下全球疫情影响的环境下,作为市场“活水”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政策号召下纷纷借力金融科技,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
后疫情时代,我国消费市场持续稳步恢复。在新技术、新人群、新渠道等多方面推动下,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正在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动能。
自消费金融诞生以来,科技能力就是行业前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检验相关机构发展成色的硬核指标。数字化也因此成为全面助推消费金融行业优化升级的利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消费金融正当其时。马上消费依托自身科技手段为行业赋能,通过科技+金融的融合式创新合力驱动产业发展。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徐兴锋2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综合研判,2022年我国消费形势将总体继续保持恢复发展的态势。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金融产业前景分析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