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设备行业发展如何
元宇宙发展分为虚拟建设、虚实相生、虚实相融等阶段,硬件层面的典型载体为AR/VR设备,其中沉浸感、低延迟、随地为典型硬件层面指标。VR面向初级全虚拟场景,无需和现实场景进行融合,光学系统、运算复杂度相对AR/MR更低,在硬件端率先落地。2021年受益于高性价比Quest2带动,行业整体出货量同比+70%至约1100万台,其中Quest2产品占比达到80%,此外Pico、HTC等公司亦有新品迭代。
VR设备未来年出货量分析
随着多款VR产品的迭代,2022年行业出货量有望同比+80%至2000万台,其中META、索尼、Pico有望分别达1500/100/100万台。中期3-4年维度,考虑到VR设备仍将以游戏、直播、视频、车载等强沉浸式应用场景为主,参考游戏主机等设备的出货情况,设备规模有望上看到5000万台+/年。
长期看,VR产品有望更多应用于提升工作及生活效率,期待VR设备突破ToC端社交、健身等领域,以及ToB端办公、教育、工程、医疗、军事等应用场景,未来年出货量超过亿级别。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VR设备是元宇宙重要硬件载体之一,行业成长短期看科技巨头产品的迭代,中期看游戏、视频应用场景带动的硬件销量,长期看其在ToC端社交健身等、ToB端教育办公等强粘性领域应用的破圈,出货量上未来我们看至年均过亿台。同时,VR头显积累显示、音频、交互、计算、连接等底层技术,未来在MR/AR等新产品形态上持续应用。
目前主流交互以单一头显捕捉为主,与其他设备联动捕捉进行交互仍比较局限。当前头部+手部6自由度方案(6DoF),头部6DoF一般采用摄像头+IMU(惯性传感器)方案,手部6DoF则是光学方案(摄像头+红外)。预计未来交互方案持续在头显捕捉和联动捕捉上升级,头显捕捉方面包括眼动追踪、RGB摄像头、3D摄像头、手势识别等;联动捕捉方面包括VR设备和手表/手环、汽车、手套等其他设备协作,升级核心在于丰富交互方式,提升使用沉浸感。
随着VR设备逐步满足经济性、舒适性、沉浸性、互通性等需求,其硬件形态也将从目前的PC机、一体机逐步往纯头显(无手柄)以及云VR方向演进;此外VR设备中长期有望走向MR形态,为AR应用积累多种基础技术。未来AR会强调交互(轻应用),VR则侧重沉浸(重应用)。VR产品属性从目前偏娱乐为主走向更多提升效率场景,期待VR功能加入更多互通性后的应用层破圈。
展望2022年,行业新品将不断迭代,包括META可能推出迭代款Project Cambria、索尼可能推出PSVR2、苹果可能推出第一代MR产品等。我们认为,随着多款VR产品的迭代,2022年行业出货量有望同比+80%至2000万台,其中META、索尼、Pico有望分别达1500/100/100万台。中期3~4年维度,考虑到VR设备仍将以游戏、直播、视频、车载等强沉浸式应用场景为主(我们估算占比近90%),参考游戏主机等设备的出货情况,设备规模有望上看到5000万台+/年。长期看,我们认为VR产品有望更多应用于提升工作及生活效率,期待VR设备突破ToC端社交、健身等领域,以及ToB端办公、教育、工程、医疗、军事等应用场景,未来年出货量上看至过亿级别。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1-2026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