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2015年中国餐饮收入32310亿元;2018年中国餐饮收入42716亿元;2019年中国餐饮行业收入46721亿元,同比增长9.38%,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下降至39527亿元,下降为15.40%。随着餐饮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的频次持续上升,餐厨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中国餐厨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大致范围为37%-62%。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商业计划书(2021年版)》分析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起步较晚,由于此前餐厨垃圾处理理念薄弱,相关专业人才、经验和技术等缺乏,导致产业发展并不顺利,整体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萌芽阶段,市场缺口明显。但可喜的是,近些年,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全国各地对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日益关注,并积极加大投资力度。
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全国城镇人口呈逐年递增趋势,在2018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83137万人。快速增长的人口基数,使餐饮垃圾产生量也同样与日俱增。餐饮行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堆积如山的餐饮垃圾,餐饮垃圾产生量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态势,2018年全国餐饮垃圾产生量在1.08亿吨左右。
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分析 餐厨垃圾处理发展前景
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发展已有10年的发展历程,技术工艺相对成熟,我国垃圾分类从46个城市试点到297个城市全面推开,垃圾分类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厨余垃圾处理是决定垃圾分类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建成的100多个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其主流工艺为“预处理+厌氧”,但预处理技术工艺不成熟。大部分预处理工艺主要嫁接餐厨垃圾、生活垃圾的预处理技术,导致运营不稳定,残渣率高、残渣含水率高,有机质资源化率低,达不到预期的处理目标。深圳市将用3至5年时间积极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深圳模式”,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和改造提升垃圾处理设施。
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远远低于餐厨垃圾的产生量。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十二五”期间才逐渐开始大规模试点建设工作。
“十三五”规划要求,力争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3.44万吨/日,即2020年按规划预计达到5.59万吨/日,与2020年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35万吨/天进行对比,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率仅有15%。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也说明了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的市场空间巨大,整个市场处于发展初期,技术研发的投资,设备的购买以及生产线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利好政策和国家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我国的垃圾处理投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市场规模。
基于“十三五”规划期间,新增餐厨垃圾处理投资183.5亿元,新增处理产能为3.44万吨/日,可计算得出单位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投资约为53亿元/万吨/日。在理想状态下,2020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00%,35万吨/日,则我国餐厨垃圾处理投资市场新增空间达到1558.73亿元。
想要了解更多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商业计划书(2021年版)》。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工业垃圾处理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