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工业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过去,纯人工的流水线作业方式早已被摒弃,甚至连当下的传统工业机器人+人力操控的运作模式都已经开始匹配不上工业行业高速发展下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协作机器人开始受到重视。
国内协作机器人市场兴起于2014年,主要是以外资厂商UR、Rethink为主,2015年以来国产协作机器人新松、达明、遨博、大族激光等企业亦正积极布局协作机器人市场。目前协作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高端市场主要由外资厂商主导,国产厂商进步明显,在部分领域已经开始国产替代。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6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调查分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分析
协作机器人行业研究
2016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协作机器人发布的工业标准明确了协作机器人的设计细节及系统安全技术规范,所有协作机器人产品必须通过此标准认证才能在市场上发售。由此,协作机器人在标准化生产的道路上步入正轨,开启了协作机器人的元年。
数据显示,从2016到2020年的短短数年时间里,全球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从30家左右,增长到2020年超过110家,其中中国市场就超过了75家,且还在持续增长。盛况之下的背后是许多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积累,无法走“质”的发展路线,只能转向“价格战”的恶性竞争试图在“量”上找出路,一时之间可谓是硝烟四起。
在投融资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15-2020年,国内协作机器人市场共计47例融资案例,其中2018融资案例共14例,达到历史高点,2019年与2020年均为7例;2021年上半年,行业内共有10例融资事件,超过2020年全年融资总数。协作机器人整体融资规模呈现增长态势。在经历了2019年的市场短暂低迷后,行业整体融资情况逐渐向好。2021年上半年,中国协作机器人融资规模突破30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突破3亿元,远超历史年份数据;从融资去向看,分化态势愈加明显,头部厂商的“吸金”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分化态势仍将延续。
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协作机器人智能化得以提升,其应用领域进一步在商业和农业领域延伸,并逐步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通过引导式编程,协作机器人捕捉与模仿记录下技师动作,可以完成泡茶、泡咖啡、调酒等任务,无人商店、煎饼果子、无人咖啡店、眼镜清洗、广告拍摄等创新模式正在释放协作机器人的增长潜能。
协作机器人发展前景分析
“机器换工”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类生产制造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所以未来越来越多“机器换工”的领域将会使用到这种新型的协作机器人,特别是现如今诸多流水线的工作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继续使用人工则已然无法在效率、产品品质上与那些“机器换工”的企业相抗衡,所以这一趋势将会加速协作型机器人在未来的应用面的拓宽。
由于协作机器人拥有着柔顺性好、灵活度高、操作简便等优势,使得其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当中根据实际需求安装部署并编程来实现不同的作用,甚至以多台机器人协同的方式都可以完成一些大型机械设备的焊接安装,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机器人在未来定然会在更多场景中获得重用。
想要了解更多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6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调查分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打码机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