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调新房限价
近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挂出了第三批集中出让土地,此次挂牌的部分地块降低了地价、提高(未来楼盘)售价。本批次地块的最高溢价率为10%,较第二批非“竞品质”地块的溢价低了5个百分点。但更受到关注的则是杭州的原有新房限价被打破,多个板块限价普涨。涨幅最高的板块,每平米涨了2000元。
自提出“房住不炒”的方针以来,房地产行业的无序扩张和炒作之风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房地产投资市场发展现状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规模巨大,去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额超1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7%,因此房地产行业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巨大。毫不夸张地说,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周期就是房地产周期,三大需求中的消费、投资都与房地产行业有着重要的联系。房地产通过销售影响消费,同时通过“销售-购地-新开工-竣工”的链条来影响信用和投资。
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这种金融属性既体现在其巨大的资金需求量,也体现在其作为抵押物所起到的信用创造加速器作用。
从生产端来看,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极大,因此融资成本(利率)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非常的敏感。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政策上对于房地产企业逐渐收紧,尤其以“三条红线”出台后房地产融资的难度不断加大。随着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的不断加剧,今年9月央行三季度例会提出了“两个维护”,并且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多次在公开渠道发声。目前可以基本确定的是,随着房地产税试点范围扩大的政策落地,短期内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底已经基本确定,目前在信用端有边际向好的趋势。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得认识到,央行维稳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态度的转向,更多的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防止房地产行业硬着陆,同时确保房企可以保质保量交楼。
房地产投资市场前景
10月20日,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作书面致辞中表示,“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也指出, 对于房地产市场,“在金融管理部门的预期引导下,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过度收缩的行为逐步得以矫正”。
全国房地产住宅投资方面,过去五年增长率分别是6.4%、9.4%、13.4%、13.9%、7.6%;同期全国新建住宅销售面积的增长则分别为22.4%、5.3% 、2.2%、1.5%、3.2%。
银行间债券市场加速,房企融资环境边际改善,种种信号透露着,市场有没有筑底,目前没有统一的观点,但是金融见底,已经是共识。未来在地产金融领域,将会更积极和稳健。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房地产投资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