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促进计划公益活动”走进丰台区幼儿园启动会暨提升儿童成长素养培训会,在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学院成功举办。
活动由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学院承办。全区教办园、部门园、民办园等所有公办及民办幼儿园园长,丰台区教科院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丰台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室相关专家领导共同参与。
启动会上,丰台区委教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杨晓辉出席并致辞。他重点强调,3~6岁是幼儿大脑神经发育与心理发展的双重关键期,这一阶段大脑神经突触连接快速形成,心理层面的认知、情绪、社交能力加速构建,可塑性极强;幼儿会在此阶段建立最初的自我认知、情绪调节模式和人际关系观念,这些基础若未筑牢,将直接影响未来人格成长与社会适应力。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系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素养提升,既是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教育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守护儿童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此次活动标志着“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促进计划”正式延伸至学龄前阶段,是丰台区构建“家校社医”协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关键一步。
培训环节,国家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心身学科胡娜博士,以《2-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素养提升》为题,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浅出讲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常见问题识别与应对;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汪明浩博士团队,系统解读了儿童身心健康普查操作流程与实施要点,助力各园所建立常态化心理筛查与干预机制。
“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成长公益活动丰台区指导中心”副主任魏音音汇报工作时指出,指导中心已正式引进国家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李瑛博士领衔的心身医学团队进驻丰台区,常驻北京儿童医院嘉禾儿科诊疗中心,重点推进三项核心工作:一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公益普查,全面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二是提供公益性“心理成长陪伴师”服务,为心理困扰学生提供一对一陪伴支持;三是开展“父母课堂”,通过线下课程、公益直播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真正打通学生健康成长“最后一公里”。
作为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示范区”,丰台区此前已联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等单位,启动中小学积极素养筛查、组建学生身心健康志愿服务总队、开展“心理成长陪伴师”培训等举措,逐步构建覆盖全学段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下一步,该区将以本次启动会为契机,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面开展AI心理服务试点,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全区覆盖,打造家校社医协同育人可落地、可复制的深度模式,为全国学前及基础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范例。
出席本次启动会的相关领导还有: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孙聚成、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焦素琴、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学院院长钟灵、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基金管委会主任王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