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众的健康意识日渐增强,癌症早筛亦成为了人们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从传统的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到新兴的液体活检技术,癌症早筛领域的技术迭代正不断降低筛查门槛、提升检测精准度。在这场健康保卫战中,港股上市公司Mirxes觅瑞(股票代号:2629.HK)凭借其深耕多年的微小核酸(miRNA)技术,正以突破性成果重新定义癌症早筛的未来。
当前国内外主流的癌症早筛方法各有侧重。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直观发现病灶,但对早期微小病变的敏感度有限;传统血清标志物检测操作简便,却常因特异性不足导致误判;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虽为消化道癌症诊断的"金标准",但作为侵入性检查,受医师资源、检测成本及人群接受度限制,难以实现大规模普及筛查。而以血液为检测样本的液体活检技术,因具备无创、便捷、可早期发现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研发热点,其中觅瑞专注的miRNA检测技术凭借独特优势脱颖而出。
miRNA作为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早期即会出现特异性表达变化,且因分子结构紧凑、受蛋白保护而在血液中稳定性极强,为癌症早筛提供了理想的生物标志物。觅瑞核心产品GASTROClear?更是全球首款获批的miRNA胃癌早筛试剂盒,对一期胃癌的灵敏度高达87.5%,对小于1厘米的早期病变检出率为75%。依托这一核心技术,觅瑞在全球癌症早筛领域持续突破,近期更是迎来两大里程碑事件。
10月9日,觅瑞核心产品觅小卫?(英文名:GASTROClear?)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一突破具有划时代意义——该产品不仅是国内首个针对胃癌早筛适应症的无创检测产品,更是中国发出的第一张胃癌筛查体外诊断(IVD)注册证,彻底填补了我国无创胃癌早筛领域的空白。
在临床定位上,觅小卫?作为早筛产品,与辅助诊断存在本质区别。辅助诊断面向已出现胃部症状或疑似患病人群,旨在辅助确诊;而觅小卫?则面向《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版)》中定义的无症状高风险人群(如年龄≥45岁并具备高危因素),目标是在早期甚至癌前阶段评估风险,引导高风险者接受进一步精查。
作为NMPA首批获批用于胃癌筛查的产品,觅小卫?严格遵循相关指导原则,临床验证标准更高。其依托全球首个胃癌分子检测万人前瞻性研究,历时5年、覆盖近万名受试者,直接以胃镜结果为金标准进行比对。数据显示,其胃癌检测灵敏度达85%,阴性预测值达99.4%,为排除胃癌风险提供了可靠依据。
此外,觅小卫?具备高灵敏度,可有效弥补现有血清学筛查手段的不足,与胃镜形成“无创初筛—内镜精查”的高效配合模式。该模式有助于缩小高风险人群范围,提高早期检出率,同时降低筛查成本与医疗资源消耗,完全契合专家共识推荐的筛查路径。
作为无创、精准的胃癌早筛解决方案,觅小卫?将有力推动我国胃癌防控战线前移,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防控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觅瑞的全球化战略也迈出关键步伐。10月6日,觅瑞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与专注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投资机构XerayaOpportunitiesFundPCCLimited达成深度合作,共同在马来西亚成立合营企业MyRNADIAGNOSTICSSDN.BHD.。根据合作规划,Xeraya与觅瑞分别持股60%与40%,注资300万美元与200万美元,重点投入早癌筛查及核酸基础检测的研发与商业化。
从2014年成立之初专注miRNA技术研发,到2019年成为全球首个将miRNA技术用于临床诊断的公司,再到如今同时实现国内技术突破与国际布局拓展,觅瑞的发展轨迹始终紧扣"把癌症拦截在早期"的愿景。
在癌症早筛技术不断迭代的今天,觅瑞用无创检测打破传统筛查的局限,用全球化布局延伸健康守护的边界。从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到赋能海外医疗体系,这家以技术为核心的生物科技企业,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让癌症早筛触手可及"的承诺,为全球癌症防控事业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