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商业世界的喧嚣中,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重塑消费市场的底层逻辑。企业管理出版社最新推出的《情绪经济——万亿级的黄金赛道》一书,系统性地揭示了这场变革的本质:当物质丰裕成为常态,情绪价值正悄然取代功能属性,成为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商业趋势的前沿观察,更是一本帮助企业理解新时代消费心理的实战指南。
全书以前言“情绪经济——解码万亿级赛道的商业新大陆”开篇,生动描绘了当下商业世界的奇妙图景:一边是传统企业家的唉声叹气,另一边却是洞察先机者的盆满钵满。这种反差背后,正是情绪经济这座万亿级金矿的显现。作者刘畅、朱新月,以敏锐的商业嗅觉捕捉到:从盲盒到冥想App,从网红奶茶到虚拟偶像,这些看似分散的现象背后,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趋势——情绪价值正在成为新的商业货币。当一杯印有励志语录的奶茶可以卖出三倍溢价,当虚拟偶像周边引发抢购狂潮时,商业世界必须重新审视“情绪”这一被长期低估的市场要素。
(企业管理出版社2025年9月出版,作者:刘畅、朱新月)
一、情绪经济到底是什么?
作者通过历史纵深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消费行为从生存必需到情感满足的演变轨迹。在物资紧缺年代,消费遵循“实用主义硬核”原则,商品的价值体现在耐用性和性价比上;而进入物质爆发时期,消费者开始追求品质与品牌,为“活得像点样”支付溢价;直到情绪经济时代,消费彻底升维为情感体验的载体。
这一章特别深入剖析了情绪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超级进化”,揭示了人类需求从“活着”到“活得爽”的质变;行为经济学解构了消费决策中的“非理性”密码;体验经济理论则宣告了“消费者不再是买商品,而是买故事”的新范式。更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黑科技如何让抽象的情绪变得可量化、可预测,实现了情绪的商业化破壁。
二、 情绪经济为什么会爆发?
本书从社会、技术和代际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情绪经济崛起的深层动因。在社会层面,作者犀利地指出内卷时代制造了普遍的“情绪赤字”—焦虑、孤独、倦怠与快乐稀缺成为现代人的集体症候,而情绪消费正是对这种缺失的“代偿反应”。技术层面,大数据和算法构成了精准的“情绪捕手”,从智能手表的心率监测到社交媒体的语义分析,技术让企业的营销从“广撒网”升级为“精准投喂”。尤为精彩的是对Z世代的解码,这一数字原住民群体将消费视为自我表达的延伸,他们的“情绪购物车”里装着的不仅是商品,更是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这一代消费者用行动宣告:商业不再是冰冷的交易,而是价值观的共鸣场。
三、情绪消费的主要群体是哪些?
本书展现了情绪经济的多元面貌。通过年龄、性别、圈层三维度的交叉分析,作者绘制了一幅精细的情绪消费地图:银发族的健康焦虑、三明治一代的家庭压力、Z世代的身份探寻,不同代际有着截然不同的情绪刚需;“她经济”的情感表达与“他经济”的技术代偿呈现出性别差异;而小镇青年、丁克家庭、新中产、数字游民等亚文化群体,更形成了独特的情绪消费生态。这种精细化的群体洞察,为企业提供了精准切入情绪赛道的导航图。
四、情绪经济的十大黄金赛道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剖析,展示了情绪经济在潮玩文创、宠物经济、文旅产业、心理健康、餐饮服务、直播带货、青少年经济、影视行业、体育行业、女性消费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泡泡玛特的盲盒玩法将惊喜感转化为社交货币;故宫文创让文物在舌尖上“活”起来;宠物殡葬服务为情感告别提供仪式感;董宇辉的知识带货创造情感共鸣场......这些成功案例共同证明:当企业学会为情绪明码标价,就能在红海中开辟蓝海。
五、为什么很多情绪经济的项目没做起来?
作者以冷静的笔触分析了情绪经济实践的常见陷阱。情绪定价并不都是“甜蜜点”,他有把握失当、技术赋能的认知偏差、代际更迭的残酷淘汰、成瘾性设计导致的情感透支、伦理红线的越界等问题,让许多看似前景广阔的项目折戟沉沙。通过Juicero榨汁机、谷歌眼镜、Facebook元宇宙等失败案例的深度剖析,作者为企业提供了避坑指南,特别强调了情绪经济中商业价值与用户福祉的平衡之道。文旅方面,全国100多个失败的“仿古小镇”、“文旅小镇”动辄数亿的投资打了水漂,没有给游客带来“情绪价值”,反而让投资人“情绪崩溃”,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情绪经济的密码。
六、情绪经济未来的星辰大海在哪里?
本书展望了这一新兴领域的演化趋势。情绪经济正在催生情感设计师、数字疗愈师等新职业;脑机接口、情感计算等技术将深化情绪交互的维度;情绪订阅制、动态定价等创新模式可能重塑商业规则。作者预言,未来商业的竞争焦点将从功能性价比转向情感共鸣度,能够持续为用户创造正向情绪体验的企业,将成为新时代的赢家。
纵观全书,《情绪经济:万亿级的黄金赛道》不仅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更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作者始终强调:情绪经济的本质不是操纵或榨取,而是真诚地理解和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在物质丰裕的时代,人们购买的早已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所承载的情感体验、身份认同和精神慰藉。那些能够读懂消费者情绪密码、用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创造情感价值的企业,将在新一轮商业变革中占据先机。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揭示了万亿级赛道的商业机会,更在于它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商业最终要回归人性。当企业学会用情感的温度软化交易的冰冷,用真诚的共鸣取代功利的算计,商业就能超越简单的价值交换,升华为情感连接的桥梁。在这个意义上,情绪经济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一种商业文明的进步。(文/博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