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品位高、质量好、味道醇厚、回味绵长,高原红茶的独特神韵名副其实!”“跟上次的茶相比,九龙红茶味更纯、茶更甘,在技艺上改进不少!”9月26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魁多镇“茶马新韵·秘境寻踪”主题文化传承与茶产业发展暨魁多茶香产业发展推介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专家品鉴九龙红茶后都赞不绝口。
据悉,这距九龙县2023年10月在成都举办“云上天乡”茶文化与文旅资源专家研讨暨成果发布推介会将近2年。而在成都举办的成果发布推介会上,九龙县魁多镇党委书记秦秀珍当时相专家们坦言:“研讨会上远道而来的专家们为茶产业把脉开方,我们定将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化为发展动能,提升魁多镇茶业新生机。”近2年来,九龙县魁多镇将专家门的真知灼见一条条落实,答好九龙红茶高质量改良与发展的提级晋档“答卷”。
为何雪域边陲的一方高原茶香能吸引四方瞩目?2025年9月26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魁多镇里伍村举办的以“茶马新韵?秘境寻踪”为主题的九龙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新品发布推介会揭晓了答案。以境内生长于海拔2808米、全球罕见的700年树龄“茶王”为象征,“云上天乡”茶叶分布在雪域秘境中,孕育出涉藏地区唯一成片有机茶乡。贡嘎南麓、雅砻江畔独特的立体生态,昼夜温差的淬炼,年超2100小时日照赋能的清气活力,共同滋养出魁多茶叶“形若莲心沉似浮雀,味含冰雪约有虫草香”的天地真味。
时下景象令人惊叹。全镇7.48万余株百年古茶树是九龙红茶的“活化石”和稀世基因宝库。九龙县7400余亩茶园中,核心区里伍村有茶叶3500余亩,获全国第十二批“一村一品”示范村,更推动“九龙天乡茶叶示范区”荣膺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更令人惊叹的是,九龙红茶携“两高
一零一老”四重特征正活跃在品茗台中央——它攀登最高处生长,绽放高营养价值机体,坚守零农残纯净灵魂,延续最古老植茶记忆。九龙天乡原生态茶业公司总经理说:“九龙红茶是国家绿色食品、国家有机食品,真正实现生态、有机茶。”正因如此,“云上天乡”“九龙天乡”“康巴天骄”等品牌连续11年揽获全国红茶盲评金奖,认证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强势实现茶叶向群众脱贫致富“金叶子”的华丽转身。
2年前的成都推介会上,专家曾建议九龙红茶要讲好茶故事,发掘茶文化。魁多镇不断挖掘九龙茶乡的故事与文化,
今年74岁的九龙绒巴茶第八代传承人泽翁拉姆老师说,“我8岁时就跟着父亲学制作绒巴茶,到现在已经有66年了。我家庭从制作绒巴茶,经历了住岩腔、住石板房、砖混房、别墅四代房的变迁,是茶叶让我们全家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现在茶带给我们的生活,比蜜还甜咧!”位于魁多镇海底村海拔2808米处的一株700余年的老茶树,被公认为全球海拔最高的古茶树,这棵古茶树的主人、海底村普米藏族村民高兰扎说:“知道这棵古茶树被鉴定为世界最高古茶树后,我庆幸当初没有砍掉,我们全家都格外爱惜,将它保护起来,并捐献给政府,我当起这株古树的保护人,这是我的荣幸!”
九龙县将位于魁多镇里伍村一处230多年的普米藏房打造成“普米记忆”微博馆,保存有“原汁原味”的马鞍、三锅庄、水刚、竹篾水瓶等古物件近百件,还原了数百年前普米族生活、劳作情景。在县文化馆的帮助下,该镇挖掘口口相传上千年的普米民歌《阿依嫫嫫》,并列入资源性保护名录,2024年《阿依嫫嫫》荣获第十六届山歌最高奖——山花奖。借着甘孜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春风,茶叶成为九龙县魁多镇藏、汉、彝、蒙、土家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各民族在品茶之余,跳起欢乐的锅庄,九龙红茶带给各族群众不仅是物质上的富有,还有精神文化上愉悦!“魁多镇是四川省文化魅力乡镇,茶叶功不可没!”九龙县魁多镇人大邱金华说。
2年来,魁多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九龙云上天乡3A级旅游景区与茶叶农业园区巧妙结合,实现了“园区景区化、景区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三化互动,巧妙融合“岩腔文化”、现代民宿与生态茶园观光新路线,游客不仅能体验“凭窗揽月听茶语,空山新雨品天香”的至纯逸趣,更能请挚信相伴深度共享文化之旅,在真山真水真情之间体会到刻骨铭记的乡愁和归属感的澎湃涌动。
“云上天乡的宏图远不止于此”,魁多镇党委书记秦秀珍在描绘未来愿景时坚定表态,新业态将在九龙县“五园区三基地”产业战略和东西部协作东风中孕育勃兴,“这次专家们又提出了新的意见和建议,又给九龙红茶出了一道考题,魁多镇将继续把红茶做好、做强,让红茶融入科技元素、品牌元素,实现科技赋能,实现茶叶破界!”秦秀珍坚定又自信地对记者说。
地处“秘境之眼”的云上天乡现已展开双臂等待全国爱茶人士穿过茶园翠岚密布向秘境探索,品味那杯冰雪投映的红茶传奇味道,在高原沃土上续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王瑞煊 拟稿;九龙县魁多镇人民政府供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