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险诈骗案件频发,其中不法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对保险行业的信誉造成了负面影响。以下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防范此类诈骗行为。
近日,市民张先生接到一通自称是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声称张先生投保的保险产品即将到期,并表示可以为其办理续保手续,同时承诺赠送一份“免费增值服务”。张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随后,张先生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损失了万余元。
平安人寿河北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消费者信息,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通常以“续保优惠”“免费增值服务”“理赔返现”等名义,诱导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汇款,消费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及信息安全,办理业务时选择正规官方渠道,不要将身份证、银行卡、保险单等个人信息轻易透露给他人,以免遭受损失,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应及时报警,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张先生的案例为广大保险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在此,平安人寿河北分公司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1、核实信息:接到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或短信时,不要急于提供个人信息,应主动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确认对方身份;2、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任何要求转账或汇款的操作都需谨慎,切勿轻信;3、提高警惕:对于“免费增值服务”“高额返现”等异常优惠,要保持警惕,理性判断,正规保险公司的服务流程通常较为规范,不会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操作;4. 及时报警:如果发现被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