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 北京讯
8月24日,几内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在京隆重举办中几商贸交流会,纪念中几建交66周年。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能源、基建、矿产等领域的数十名中国企业家代表参与。几内亚驻华大使阿米娜塔·科伊塔详细介绍了中几经贸合作成果及未来投资机遇,强调两国“命运与共、共享未来”的伙伴关系。会后,记者专访了知名商事及知识产权律师刘凤龙,他结合实务经验,为中几企业合作中的法律风险防控和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专业建议。本次交流会旨在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边协作,为两国企业搭建高效对接平台。
一、大使介绍中几合作成果与投资新机遇
在交流会主旨演讲中,阿米娜塔·科伊塔大使回顾了中几66年来的战略伙伴关系,并重点推介了几内亚的经济发展潜力。她指出,中国长期是几内亚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双方在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及能源领域合作成效显著。例如,中方援建的金康水电站和凯乐塔水电站项目,不仅被印制于几内亚货币之上作为友谊象征,还大幅提升了该国清洁能源自给率,降低了电力进口依赖,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大使进一步强调,几内亚正积极优化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中资企业赴几内亚投资。重点机遇包括:
矿产资源开发:几内亚拥有丰富铝土矿和铁矿资源,中方企业可通过合资模式参与开采,带动当地就业。
基建升级:港口、公路及机场项目需求旺盛,中方技术优势可助力互联互通建设。
绿色能源合作:基于水电站成功经验,双方可拓展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响应全球减碳趋势。
大使总结道,中几合作已从“援助式”转向“互利共赢”,2025年作为建交66周年,将是深化经贸纽带的契机。
二、强化法律保障,护航企业“走出去”
会后,记者采访了专注于商事及知识产权业务的刘凤龙律师。刘律师作为跨国企业法律专家,结合中几合作案例,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和合规经营是关键挑战,并提出具体建议:
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时,常因商标和专利布局不足遭遇侵权纠纷。刘律师建议,企业应在进入几内亚市场前,通过当地代理机构注册核心专利和品牌,并利用中非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如中国-非洲知识产权中心,降低维权成本。同时,他呼吁两国政府简化跨境知识产权登记流程,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经贸合规框架:针对矿产和基建项目,刘律师强调需遵守几内亚新修订的《投资法》和环境法规。例如,合资企业应设立本地合规团队,定期审计合同履行情况,避免因文化差异引发的违约风险。他还提到,中几可借鉴“中印尼两国双园”模式(如福建福清项目),打造专属经贸合作区,集成法律、物流和金融服务,提升投资效率。
争议解决途径:刘律师提倡利用国际仲裁机制,如选择新加坡或香港作为仲裁地,以中立方式处理商事纠纷。他分享案例称,2024年一宗中几矿产合作争端通过仲裁高效解决,节省了企业诉讼成本。
三、交流会成果与未来展望
本次商贸交流会促成了多项意向合作,涉及能源设备出口和矿产投资。企业家代表反馈,大使的推介增强了投资信心,而刘律师的专业意见为企业提供了实操指南。
中几合作正迎来新篇章。正如大使所言:“中国与非洲命运与共,不仅共享历史与现在,更携手面向未来。”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国经贸关系有望向高科技、绿色经济领域延伸,为全球南南合作树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