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制药:党建领航精细路 自主检修创实效
盛夏闷热的午后,在东北制药能源保障中心维修组的工作间里,能源保障中心工段长老党员暴杰正带领工友们挥汗如雨地拆解两台故障减速机。他们从闲置设备中“淘宝”,通过精细拆解、重组零件,让旧设备重获新生。这一幕,正是东北制药近年来以党建引领推动自主维修、驱动技术创新,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生动缩影。
自2018年实施混改加入辽宁方大集团以来,东北制药始终坚持“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在设备检修领域,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全体员工投身自主检修工作,以精细化管理推动企业完成从“依赖外委”到“自主创新”的华丽转身。近三年来,公司年均近2000项检修项目中自主开展率保持在97%以上,累计节约成本超千万元,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党建聚力,创新检修模式促精细
东北制药党委创新性地将党建工作与设备检修工作深度融合,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推动检修工作从“粗放式”向“精益化”转变。每年,公司党委以“四个载体”为抓手,通过创建“共产党员工程”、成立“党员突击队”、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先锋岗”等多种形式,把党旗插在检修第一线,将精细化目标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凝聚起自主创新检修的强大力量。
在204分厂树脂交换设备维修过程中,党员骨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员工开展技术攻关。他们大胆创新,采用高压气流与化学浸泡相结合的清洗工艺,成功实现6720节水帽的再生利用。分厂党支部书记感慨地说:“从被迫更换到自主再生,我们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掌握了核心技术,这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的巨大优势。”分厂还通过“师带徒”现场教学,培养了一支熟练掌握水帽维护技术的专业团队,使员工能够自主完成设备维护工作,累计节省采购成本12.85万元。
2025年,东北制药各级党组织聚焦生产经营重点难点,全面激发党员先锋力量,共设立55项“党员工程”,组建36支“党员突击队”,划定28个“党员责任区”,设立65个“党员先锋岗”,全年累计实现创效近2000万元。近千名党员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承担起最艰苦、最困难的检修任务,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崇高内涵。
党建赋能,组织优势转化为精细动能
东北制药党委注重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通过构建“党建+精细化管理”体系,让每个组织单元都成为精细化管理的责任主体。在检修工作中,公司创新实施“三个一”工作法: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党员牵头、一个技术难题一个党小组攻关、一个关键环节一个党支部负责。这种工作模式确保了各项检修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能源保障中心党员袁麒盛带领团队,连续奋战7天,完成了6000立方米循环水池的自主清理工作。他们创新采用分段作业法,既保证了清理质量,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袁麒盛自豪地说:“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再难的任务我们也能完成!”
101分厂党支部在湿法混合制粒机检修中,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成立专项攻关小组。他们精心制定检修方案,提前完成检修任务,使设备故障率降低60%。“党组织把方向、聚合力,就是要让精细化理念渗透到每个环节;党员带队伍、攻难关,就是要让精细化标准落地生根。”分厂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党建固本,长效机制巩固精细成果
东北制药党委注重将检修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通过“共产党员工程”“党员突击队”等载体,建立了常态化技术攻关机制;依托检修实战培养出“能生产、懂设备、善改造”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定期组织“合理化建议征集”“小改小革案例分享”等活动,促进经验交流与技能提升。同时,将自主检修中形成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汇编成册,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教材。
“通过党建引领自主检修,我们不仅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员工队伍,让‘精打细算、精益求精’成为企业的鲜明特质。”公司党委负责人表示,“这支队伍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检修现场,党旗飘扬之处,便有精细化创新突破;生产一线,党徽闪耀之地,皆是攻坚克难身影。东北制药以党建为引领的自主检修实践,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探索出新时代民营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精细管理的特色之路。站在新的起点上,东北制药将继续坚持“党建为魂”企业文化,让党旗在生产经营一线高高飘扬,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