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的到来,东北边陲的椴树进入花期,如云似锦、花香四溢的椴树林也迎来了它们的“老朋友”——东北黑蜂。黑龙江省饶河县,这座位于乌苏里江畔的迷人小城,不仅拥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还因一项特色产业而闻名遐迩,那就是东北黑蜂产业。如今,在饶河东北黑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的过程中,逐步释放新质生产力要素的驱动效应,小小的黑蜂正为当地酿造出越来越甜蜜的生活,书写着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政策护航,强化产业振兴要素配套
为了推动东北黑蜂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饶河县政府以长远战略眼光谋划产业培育和布局。早在2002年和2014年,就相继出台了《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暂行)》《饶河东北黑蜂养殖管理办法(暂行)》;2003年,发布实施全国蜂业唯一的《地理标志产品饶河(东北黑蜂)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国家标准,并在2021年申报了《东北黑蜂》国家标准,构建起从保护到生产的完整国家标准体系。
2022年,饶河东北黑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正式获批筹建。在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饶河县不断夯实保护制度和完善管理机制。该县连续发布了《饶河东北黑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细化方案》等示范区建设一揽子文件,制定《饶河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2024—2026年)》《饶河东北黑蜂产业三年(2023-2025)振兴计划》,明确打造东北黑蜂产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着力实现蜂种、蜜粉源植物、品牌、科技、人才、蜂旅等要素的振兴,并计划总投资1.82亿元建设饶河东北黑蜂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暨北方蜜蜂种质研究中心)、饶河县黑蜂博物馆、东北黑蜂原种场建设和饶河东北黑蜂数字化智能蜂场四个项目。饶河加大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力度,针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盘活协会、企业、蜂农等社会资源,促进业界合作共识,建立集“管、防、控”于一体的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全程质量信息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整体目标,促进东北黑蜂产品特色体质和品牌形象提升。此外,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加强对东北黑蜂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饶河东北黑蜂品牌的良好形象。同时,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运用,引导企业和农户充分利用这一金字招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今年年初,当地召开饶河东北黑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筹建工作推进会,继续部署推动示范区建设项目进展和加强东北黑蜂产业提升。
技术创新,聚集产业振兴动能优势
近年来,饶河东北黑蜂产业在聚集新质生产力要素的基础上,强化技术创新核心地位。部分企业引入前沿的数字智能蜂箱,借助传感器等技术,对蜂群活动、蜂巢内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精准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养蜂人能及时掌握蜂群健康状况与产蜜潜力,实现科学高效养殖。比如饶河东北黑蜂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运用数字智能蜂箱,不仅让蜂蜜生产实现标准化,还能通过数据追溯管理,全方位把控产品质量,促进产能提高50%、繁蜂效率提高30%。此外,在产品加工环节,当地建设恒温数控蜂窖和现代化数字蜂产品加工车间,对蜂产品从原料采集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这不仅降低了人工误差,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蜂产品的需求。同时,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针对性开发出多种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还不断借力新媒体的沉浸式传播优势吸引客户走进蜂场,亲身体验采蜜的乐趣,品尝新鲜的蜂蜜。
与此同时,饶河县积极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东北黑蜂产业,并实施域外人才“引进工程”,吸引了澳门大学、日本中央大学以及吉林大学的一批研究生团队加入,同时支持加拿大籍张求恩、俄罗斯籍喀秋莎等专业团队从事电商直播行业创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思维、新活力。目前,全县全产业链电商从业人员达万余人。同时,当地政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蜂产品向医用、日化、康养等领域拓展,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
凭借卓越的品质和不懈的品牌建设,饶河东北黑蜂产品在市场上大放异彩。2022年,饶河东北黑蜂蜂蜜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产业带电商50强;2023年,饶河东北黑蜂蜂产品入选黑龙江“龙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名录”,同年8月,饶河黑蜂蜜入选全国首批“土特产”名单。在国际市场上,饶河东北黑蜂产品也崭露头角,达欧盟有机标准,成功打入欧盟市场。目前,饶河东北黑蜂产业全产业链产值持续增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从小小的蜜蜂到庞大的产业集群,饶河东北黑蜂产业在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的推动下,汇聚新质生产力要素,正不断书写新的辉煌。未来,饶河县将继续深挖东北黑蜂产业潜力,在保护好这一珍贵蜂种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让这只小黑蜂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甜蜜与惊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