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沙漠里长不出虚弱的草,大海里没有无名之辈”
过去三年,“倒闭”成为了彩妆赛道最热门的一个词汇。对于大多数美妆创业者而言,把时间和金钱花在这一领域,无异于逆势而为,自讨苦吃。
不过,在一片不叫好的声音中,我们也挖掘到了一个格外另类的品牌——PUCO:创立于2021年10月的上海、核心创始团队大多没有美妆从业背景、企业不曾有融资历程、产品锚定小彩且定位平价。
几乎从每一个维度来看,它都不符合业界对于一个“成长性较高”的彩妆的期待。
但正是这样一个“草台班子”,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便带领着品牌朝10亿GMV进军,成为行业内许多美妆企业研究的对象。
并且,在抖音这个品牌换汰极为迅速的平台上,PUCO一路突飞猛进:2022年开始布局,2023年打入彩妆TOP70,2024年跻身彩妆TOP20,2025年稳居彩妆TOP20,且拿下多个细分类目TOP1。
PUCO合伙人&运营总监佳敏告诉《化妆品观察》,预计今年品牌仍能有30%-40%的增长。
从PUCO身上,我们看到了激流时代“创业型美妆品牌”的生命张力——果断的决策、迅速的落地,即便得到一个不如意的结果,也能立马调转方向,再做新的尝试,在一次次与现实的碰撞中,长出丰满的羽翼。
1
迅速决策、高度执行
在对手疏忽的空隙里抢占市场
《化妆品观察》:2021年10月面市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以一款慕斯唇泥打头阵?
佳敏:首先从适用人群来看,唇泥的使用面更广;其次从展示效果上来看,更容易打动用户。
彩妆的忠诚度相比护肤更低,只要是用户觉得颜色好看,且你展示效果比较好,就比较容易切入。作为一个新品牌,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打动用户的点,就是色彩。
《化妆品观察》:但PUCO切入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很强势的竞品了。
佳敏:是的,当时天猫的彩妆盘子已经比较稳定了,对我们这种新起盘的商家其实不太友好。我们是借助创始人Nacy以前做欧美品牌贸易的渠道资源,先从淘宝五金冠店铺上架的。
不过,从2021年10月到2022年2月的四五个月,我们做的比较辛苦,因为当时淘宝的流量已经处于下行阶段。
PUCO嘟嘟有色唇部精华蜜
《化妆品观察》:然后,你们就瞄准了抖音?
佳敏:我记的很清楚,2022年过完年的2月份,我们迅速做了决定,切换渠道,打入抖音。
一方面是基于抖音电商当时刚刚发力,还有很多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创立PUCO之前,也代理过几个新锐国货彩妆试水,在抖音上有过一些尝试。
《化妆品观察》:但2022年那个时间节点,上海基本停摆,对很多公司都有很大的打击。
佳敏: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2022年3月-6月的3个月时间里,生意体量整体翻了20倍。
《化妆品观察》:你们在那段时间做了什么?
佳敏:最关键的一点,是创始人带动整个团队迅速决策、高度执行,大家劲往一处使,没有内耗。
比如,我们决定转战抖音时,主要投入的是达播,但那段时间物流不通畅是最大的阻碍,一个快件发出去要经过4-5次中转,指不定就在哪一个流程卡住了,会导致很多样品没法寄到达人手中。
但当时,创始人会亲自带头联系快递,想各种办法,把样品派送到达人手上,在许多品牌放松警惕的空隙,我们打开了市场。
《化妆品观察》:当时选择达人有侧重类型吗?
佳敏:没有。起盘阶段,我们的策略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直到后面达播进行到一个阶段,我们才有人群的划分和筛选。
之所以这些达人能够卖得动货,也是平台当时有红利。
2
二流人才一流团队
时刻保持与平台规则共舞的能力
《化妆品观察》:近两年PUCO发展速度非常快,主要做对了什么?
佳敏:以公司整体的发展为导向,指哪打哪。
这几年各个平台的规则变化非常快,一个新政策的提出,就能影响到一个公司的走向,以及内部不同团队的利益。如果没有指哪打哪的超强执行力,团队内部就会不断拉扯。
比如,2024年初各个电商平台都要求品牌“全网低价”,但对品牌而言,最低价只能存在于单一平台,所以我们当时协调了内部不同平台的运营,把大家的精力集中在其中一个平台,去放大品牌势能。等平台的这一波调整结束后,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化妆品观察》:这样大家不会在业绩上打架吗?
佳敏:只要公司总体业绩上升了,大家的奖金只会升不会跌。
包括我们的商务团队也是一样,同一个达人可能有好几个商务在对接,但产生的业绩属于团队。因为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及时响应达人的需求,保证达人的活跃度,这样也会有更多的达人愿意跟我们合作。
《化妆品观察》:这很考验企业掌舵人的魄力,以及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佳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创业前几年,创始人和团队的工资是倒挂的。
我们内部一直讲,“二流的人才一流的团队”,创始成员大部分不是美妆专业出身,包括创业初期招进来的很多人甚至与美妆不搭边,但因为大家能够根据创始人的指挥,指哪打哪,就能迅速拿到结果。
比如我们有一个自播间的操盘手,他是00后,进入公司前的一份工作是房地产销售,但他现在能够做到单月1000万的GMV。
PUCO大小怪粉饼
《化妆品观察》:PUCO现在有几个品牌自播间?自播间的起盘有没有可复制的方法论?
佳敏:5个,核心是慕斯唇泥、腮红、粉饼、唇部精华、哑光口红这几个品。
我们每上一个新品,会先通过达人短视频、直播测试数据,来分析它是不是有潜力,让我们为此起一个单独的自播间去推。
这个过程中铺设的测试是海量的,且不会框定脚本和卖点,直接让自然流去跑。大数据会自动帮我们筛选出哪些卖点有竞争力,我们再拿着数据好的产品和内容,去投入预算做放大。
今年很多同行或者机构拿我们这种打法当案例去讲,但实际上很多测试下来效果不是很好,我们之所以能做到,也是因为这几年不间断的积累。
《化妆品观察》:你们合作的达人里面,好像没有超头?
佳敏:我们前期也做过超头部达人的尝试,但发现有几个问题:
一是超头部达人做不到日播,但是很多中腰部达人可以做到,且单月产生的GMV要远大于头部达人;
二是从对接难度上来说,头部达人从对接到签订合同再到最后走直播流程,会花费非常大的精力;
三是超头达人都需要有特殊机制,而这些机制对中腰部达人和KOC会造成一些伤害,因为他们的粉丝在看到头部有更好福利的情况下,会大量退货。我们更愿意尽量做到全网同机制。
3
激流时代的逆行法则:
夯实长板的基础上补齐短板
《化妆品观察》:目前,PUCO的渠道布局策略是怎样的?
佳敏:我们之前的规划是,先all in一个平台,把品牌的势能做起来,再拓展到其它平台。
今年年初,我们其它各个渠道的操盘手已经陆续补充到位,预计今年下半年,天猫、快手等渠道都会加大力度。今年才开始做的私域,成长也比较快。
《化妆品观察》:作为一个以小彩品类为主,且定位大众化的品牌,PUCO面对的竞争,要比大彩类品牌更激烈。
佳敏:是的,所以需要不停的迭代产品。
尤其是今年彩妆备案周期变长了,我们会提前规划一些新品,批量生产出来放在仓库,然后根据市场热点、季节、用户需求,阶段性的做一些测试和推广。
另外,也会持续的去拱一些大单品,让它们稳定在类目TOP1,这样可以拿到很多平台的自然流,保证我们一定的利润。
PUCO双头卧蚕笔
《化妆品观察》:你们上新品有没有比较系统的方法论?
佳敏:现阶段很大程度依赖于创始人Nacy对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欢迎的前瞻性。
作为运营角色,我以前比较相信数据,但后来发现数据其实是后置的,不能完全依赖。
Nacy是一个非常深度的美妆用户,她在创立PUCO之前,家里收集的彩妆、护肤产品,价值都已经达到了百万级。所以她对于产品的把控力非常强,知道什么是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只要是她主导的产品,大家都相信能爆。
《化妆品观察》:PUCO发展到现阶段,最想补齐的短板是什么?
佳敏:起盘初期因为资金有限,最主要的任务是活下去。发展到目前的规模,我们也开始做一些品牌化的动作。
比如,推进一些明星代言、头部达人共创、IP联名。像头部达人这一块,不是完全不能做,而是尽量在符合品牌生态的情况下去做。
另外,今年我们也在补齐 marketing方向的人才,帮助我们去做品牌向的梳理。接下来,我们也将引入更多专业的美妆人才,因为品牌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需要通过更专业化的路径去塑造品牌价值。来源;化妆品观察 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