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工业软件领域,“卖许可证”曾是多数企业的生存逻辑。但当市场陷入同质化竞争,广州市凯思软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凯思”)凭借近30 年工业软件深耕经验,从定制化服务、AI 融合创新、新行业突破等维度,为达索系统业务注入了“技术深耕”的新范式。
一、近 30 年技术沉淀:从“熟悉产品”到“吃透生态”
凯思与达索的缘分始于上世纪 2000年左右,彼时达索产品刚进入中国市场,凯思便投身达索软件的技术服务。近 30 年里,凯思见证了达索从 “单一 CAD 软件” 到“3DEXPERIENCE 平台”的生态化转型,也沉淀了对达索全产品线(CATIA 设计、SIMULIA 仿真、ENOVIA PLM 等)的深度技术理解:
1、技术团队:
超 70% 工程师拥有达索官方认证(CATIA Certified Expert、SIMULIA 仿真专家等),能精准拆解复杂行业需求;
2、行业适配:
从航空航天的高精度建模,到汽车制造的协同设计,凯思积累了跨行业技术方案库,而非简单复制产品手册。
对比多数同行仅聚焦“许可证销售”,缺乏对达索生态的长期深耕,凯思的优势在于:不仅卖工具,更懂如何让工具适配企业DNA,凯思始终将焦点放到用户,而不是仅止步于买户。
二、定制化服务:把“通用软件”改造成“行业专属武器”
工业软件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企业的个性化问题—但这正是多数代理商的短板。凯思的破局点,是“业务咨询+定制化服务”双轮驱动:
某船舶装修企业需开发“自动化船舶装饰系统”,凯思基于CATIA 平台,定制自动化建模模块:工程师输入船体参数,系统自动生成符合国标(GB150)的 3D 模型,设计效率提升 40%。凯思通过达索 API 接口开发、模块封装,凯思将通用软件与企业工艺、标准深度绑定,让 “买软件” 变成 “买解决方案”。
反观传统代理模式:交付许可证后便 “离场”,企业需自行摸索软件应用—这就像 “卖枪却不教射击”,浪费了达索产品的潜力。
三、AI+工业软件:让达索产品“主动思考”
在 AI 技术浪潮下,凯思率先探索“达索平台 + AI 赋能”的新路径:
1、设计端:
基于CATIA的Generative Design(生成式设计),凯思开发AI辅助模块,自动优化产品结构(如轻量化设计),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借此减少材料成本15%;
2、仿真端:
SIMULIA 仿真结果与 AI 预测模型结合,提前预判 “极端工况下的失效风险”,缩短仿真迭代周期 30%;
3、响应速度:
通过 AI 算法优化服务流程,客户需求可在24小时内得到技术方案响应(传统模式需数天)。
当多数代理商还在“卖传统软件”时,凯思已让达索产品具备“智能决策” 能力—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对工业软件未来的精准预判。
四、新兴行业突破:挖掘达索的“隐藏潜力”
达索系统在航空、汽车等主流行业的优势人尽皆知,但凯思的技能,是把达索的能力拓展到新兴领域:
1、医疗行业:
首创达索前几个医疗样板案例,为医疗器械企业定制ENOVIA PLM 系统,适配“医疗器械注册证管理”“生产流程合规追溯”等特殊需求,解决了医疗企业“PLM 与法规脱钩”的痛点;
2、轮胎领域:
成功为多家轮胎企业导入达索软件,利用CATIA的高精度建模,实现轮胎花纹、胎体、胎侧的自动化设计;
3、化妆品行业:
成功赢得第一个化妆品行业订单,帮助该企业建立完善的研发平台。
这些突破的背后,是凯思对“达索通用能力”的行业化重构—当同行扎堆达索强势行业,凯思已在新兴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五、高成功率+好口碑:技术与服务的“复利效应”
凯思的项目交付成功率超100%,客户复购率达80%,背后是“全周期服务” 的支撑:
1、前期:
深入企业调研,输出“技术可行性报告+成本收益分析”,避免“为上项目而上项目”;
2、中期:
驻场工程师全程支持,解决“软件操作+业务逻辑”双重问题;
3、后期:
持续迭代服务(如每年更新行业模板、适配新规),让系统“永不过时”。
以某船舶装备企业为例:合作 12 年间,凯思从“CATIA 设计服务”延伸到 “全流程 PLM 搭建”,帮助企业实现研发周期缩短50%、错误率下降70%-效果卓越的案例,让凯思的口碑在行业内自然传播,而多数同行还停留在“一锤子买卖”。
六、自主产品矩阵:贴近客户的 “最后一公里”
近 30 年服务中,凯思积累了超20款自主开发的行业工具:
1、CATIA 插件:如“模具热流道自动设计模块”“模具分型面智能生成工具”,直接解决行业痛点;
2、ENOVIA 模板:适配医疗、装备制造等行业的PLM流程模板,减少企业定制成本;
3、AI 小工具:如“仿真结果快速分析器”,让非专业人员也能解读复杂数据。
这些自主产品,是凯思“通用软件+行业 know-how”的结晶—对比同行“纯代理”模式,凯思相当于为客户配备了“专属工具箱”,大幅降低达索产品的使用门槛。
工业软件服务,赢在“深度”
在达索代理市场,凯思的竞争力从不来自“价格战”,而是近30年沉淀的 “技术深度”:从定制化服务到 AI 融合,从非主流行业突破到自主产品矩阵,每一步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达索产品真正成为企业的“增长引擎”。
当工业软件进入“价值竞争”时代,凯思的实践证明:只有拒绝“躺平”卖许可证,真正扎根技术、深耕行业,才能在同质化红海中建立独特的护城河。这或许就是工业软件服务的未来:不止于产品,更在于为客户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