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模型技术的产业化步伐全面提速,深度融合与产业落地成为其显著标志。在国外,OpenAI商业化成绩初现,2024年入账37亿美金,极大地带动了生态圈的增长。在国内,央国企和行业龙头纷纷下场,从而大大加快了大模型商业化落地的步伐。
据招投标市场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市场公开披露的大模型中标项目数量仅为 92 个,披露中标金额为7.89 亿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据就猛增至 1520 个以及64.67 亿元,增长了15.5倍及7.2倍。
从中标项目来看,央国企是积极拥抱大模型的主要客群。从行业分布看,运营商、能源、教育、政务、金融为大模型中标项目数前五的行业。从通用大模型厂商中标项目数量看,2024年全年,排名前六的分别是科大讯飞、百度、智谱、火山引擎、阿里云和腾讯云。
其中科大讯飞以 91 个中标项目、披露中标金额 84780.8 万元拿下第一,百度以 69 个中标项目、37285.3 万元披露金额位列第二,智谱以 32 个中标项目、12917.5 万元的披露金额位列第三。
四到六位依次是火山引擎、阿里云和腾讯云,中标项目数量分别为24个、20个和19个,披露的中标项目金额分别为5709.6万元、9186.8万元和14803.6万元。
科大讯飞中标项目覆盖通信、金融、能源、教科等多个行业,以央国企和各行业龙头企业为主。
仅以近期为例,中国石油发布的昆仑大模型、中海油发布的“海能”人工智能模型和中国绿发发布的泰山大模型,均是基于讯飞星火大模型底座支撑研发而成。
除此之外,科大讯飞还与厦门航空构建了航司大模型;与华润合作构建了私域大模型。
在汽车领域,截至2024年10月,科大讯飞与奇瑞、大众等8家车企开展大模型合作,率先开启大模型落地汽车的步伐。
央国企积极选择科大讯飞的原因,除了与其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无可争议的国家队地位和技术领先的优势有关外,还与以下两个因素密不可分。
一是大模型的安全性。此前,谈到大模型,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表示,唯有自主可控的生态,才有生生不息的未来。同时他给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五个关键词:顶天立地、自主可控、通专结合、端云联动、软硬一体。其中的“顶天立地”、“自主可控”,讲的就是大模型要确保在算力、技术和数据等方面的安全,不要将高楼建在他人的沙滩上。
本着这一理念,科大讯飞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践行技术自主之路,2023年发布的星火大模型更是如此。
基于科大讯飞和华为携手打造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讯飞星火成为中国第一个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出来的全民开放大模型,安全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
二是经验丰富,已构建起成熟的赋能方案。为了帮助各行各业更好地落地大模型。科大讯飞拥有300多个行业场景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已形成相互借鉴和复用的规模化效应,可大幅降低企业投入成本。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层面的更新将更加活跃,同时,商业化落地也将更加密集,身处这个“落地才是硬道理”的时代,谁能率先在纷繁复杂的场景中,结合与日俱增的大模型能力,激发出人工智能的潜力,谁就可能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头羊。而科大讯飞2024年在招投标市场的亮眼表现,或许能给行业带来不少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