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到金融机构面向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可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支持。良性的股权+债权的融资组合模式在中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助推剂角色,微众银行特色科技金融服务在以特色科创贷款服务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关键期迫切融资需求的基础上,基于对科技型企业需求的深入挖掘,于去年推出了满足高成长科技型企业融资信息查看与股权融资精准对接需求的“数字创投”服务,以银行体系内首个专注为科技型企业服务的投融资综合平台——微创投平台为载体,为企业提升资本筹措能力和科技创新力提供了数字化的金融支持,助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融资难找、PE难做,“数据+AI大模型”驱动投、融双方精准对接
什么样的企业更需要股权融资服务?在接触股权融资服务的过程中又面临哪些痛点?不久前,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的国内首个专注于小微企业法人单位的《小微企业金融健康报告》(下称“《报告》”)有这样一组数据:从目前融资渠道上看,样本中小微企业间接融资经验较多,但直接融资(股权投资)使用度偏低,只有14.9%的小微企业正在接触并计划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其中科技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小微企业的股权融资参与度相对较高。可见,即使直接融资已成为不少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但小微企业通过私募股权投资的方式获得外部融资的机制尚不成熟。
《报告》还明确提到,金融健康水平更高的小微企业通过私募股权融资的比例明显更高。而在没有接触并计划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小微企业样本中,有67.94%的小微企业缺乏对于私募股权投资的了解,没有接触过任何机构或个人,有17.11%的小微企业虽有接触,但因为双方没有达成一致而引入失败。媒体数据显示,传统上有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企业每获得1家投资机构的投资需要约见50家以上的投资机构,其中给出NDA进行尽调企业约20家,再其中约5家机构进入TS阶段,最终交割1家投资机构,整体转化率仅有2%左右。这也进一步印证,小微企业引入直接融资,或多或少面临着对于自身规划认知的不清晰、对于投资机构缺乏了解和接触渠道、对接匹配不够精准等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