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首个智慧岛——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揭牌,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中原龙子湖”格局,在全国科创版图中的方向与定位更加明晰。
标准化推广“智慧岛”双创载体是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动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截至今年1月,全省已有15个“智慧岛”完成授牌,2025年将建成30个以上智慧岛“双创”载体。河南“双创”品牌正在如火如荼打造,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作为首个省级双创载体,已然成为助推郑州科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那么高标准推进“智慧岛”创建过程的核心又是哪些,仍需一探究竟。
宋非先生作为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运营机构的总经理,不仅全面负责郑州龙子湖智慧岛的运营工作,还累计接待了来自省内18个地市及区县的120余次考察学习活动。此外,他还率领团队实地走访了驻马店、新乡等16个地市的智慧岛建设情况,积极推广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的建设经验和运营模式,为多个地市智慧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慧岛区别于传统产业园,是产业园的升级版,也是协同创新的典范。”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运营机构总经理宋非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
管理体制灵活高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宋非先生表示,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激发创新活力,打造优秀的双创环境的关键所在。一是按照“政企分开、管运分离”原则,构建智慧岛管理架构。通过引进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机构,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二是构建健全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引进、创新主体、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移等扶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与市场环境,形成创新活力的释放环境,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
优化人才培养,打造人才高地。宋非先生介绍道,目前智慧岛拥有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15所高等院校,约28万名师生,汇聚了各类高层次人才900多人,海外海归人才120多人,软件人才2200多人,为智慧岛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人才活水。通过创新“拎包办公、拎包入住”服务模式,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搭建人才工作一件事“英才汇”服务平台,开发中原科技城人才码,设立中原龙子湖双创服务中心,提供线上线下、高效协同的政务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人才服务一件事、审批服务一枚章、社会服务一扇门、要素保障一条龙和工作联动一体化”的营商环境。
金融“活水”赋能,驱动创新发展。宋非先生提到,“金融对创新发展的赋能作用不可忽视。”当下的龙子湖智慧岛行业集中度显著,基金集聚态势强劲。市区两级成立50亿元产业引导母基金,加快引进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和私募股权领域国内百强机构,打造中原基金岛和科创金融中心,已引进深圳前海股权投资基金等一批国际知名基金机构,基金管理规模逾3000亿元,实际投资超过150亿元。建成创新金融产业园(基金大厦),构建了全要素创投生态,充分发挥天使、风投、创投基金在赋能创新创业中的支持作用,促进了人才、项目、资本融合发展。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打造创新发展新样板。宋非先生提到,“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新主体的培育,多措并举推进创新主体培育至关重要。”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作为中原科技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河南省打造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位一体”融合创新高峰的起点和落位载体。目前岛上已注册各类企业6000余家,进驻各类企业1300余家。集聚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大数据双创基地等多家双创载体。已集聚了华为超聚变、河南正数、数字郑州等超亿元骨干企业十余家,大数据企业超200家,带动相关科技企业2900余家,构建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度衔接培育体系。
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潜能。宋非先生始终认为,“打造以企业为主导,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高能级平台,对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已汇聚了河南省科学院、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中国移动5G联创实验室等一批令人瞩目的科学研究设施。推进大科学装置与产业联动,建设创新功能型平台,引领着原始创新成果在智慧岛转移转化。
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高质量发展。宋非先生多次提到,“协同创新是智慧岛建设的重要环节。打破多方沟联壁垒,高效配置协同创新要素。”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正通过协同创新,打造成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示范区和经济引领区。“协同创新、产能共享、成果互通”已经成为智慧岛建设的特点,并吸引省内外多地效仿学习。总结方法、输出经验,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南科创品牌。
未来智慧岛将持续打通创新链、技术链、资金链、市场链、产业链、人才链,优化创新生态,为企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创新转化加速落地。